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部分 (2 / 4)

慢慢积累经验,最起码知道优胜劣汰。

让如意觉得疑惑又熟悉的是这个节日还是为了纪念屈原,只是屈原是来自紫朝国,有这个人只是时代不一样。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如意家的糯米是赵木头让小姑拿来的,大概有15斤,刘氏想着难得包一次粽子,家里上到孩子他爹,下到如静都非常喜欢吃粽子,干脆就买多25斤的糯米包甜的和咸的粽子,到时给孩子她爷奶,大伯,大姑和舅舅家送一些。

五月初四那天,把提前一天一天泡好糯米,将粽叶清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备用,买了3斤五花肉,肉洗好后切小块,然后放酱油、跳香粉、蒜粉、料酒、糖、盐少许,腌制两个小时,然和把发泡好的干香菇,花生米和腌制的五花肉一起放入锅里炒香,用粽叶包肉馅粽子时,刘氏告诉如佳三姐妹放肉一定要糯米把肉包起来,这样肉的味道不会外泄,油和香气会被糯米滋住,这样肉夹杂着米香,米又纠缠着肉香,回味无穷,用棉线绑好,再蒸上1个时辰五花肉香菇咸棕就做好了。

再做绿豆鸭蛋黄棕,用泡好的糯米包着蛋黄和绿豆,然后用粽叶包好文火蒸上半个时辰。

最后一种是豆沙红枣甜粽子,刘氏让女儿不懂怎么包的话就照看着她的做法做,取一到两片粽叶,折出一个三角,放一勺米,再放豆沙红枣,再放一勺米用手压实米,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叠成三角形,用棉线绑结实。刘氏等甜粽子都包好后,正好绿豆鸭蛋黄棕的那个锅也蒸熟了,就换上甜粽子,加入没过粽子的水,上面压一个盛水的盆,盖好锅盖,再蒸上半个多时辰就差不多了。

等蒸熟的三种粽子放凉后,刘氏按每样粽子各送9个给孩子的爷奶,叔爷奶和村长家,孩子的大伯,大姑和舅舅家每家每种馅心的粽子送6个,卢掌柜,钟掌柜和梁师傅这三家也不能忘了,考虑到他们家境,也每样送6个。像春花婶比较要好的人家就每种粽子3个,其中曾铁柱两兄弟不善于包粽子,加上当家的特意交代要帮着他们准备好端午节的东西,也给他们送各6个粽子。先让孩子他爹和自己去把长辈们的粽子亲自送去,在配上自己分别准备的端午节礼,其中孩子爷奶的是最丰厚的,有衣服各一套,雄黄酒一坛和200文钱。

大哥他们都不在同村了,也需要孩子他爹驾车去送节礼,自己则带着如静给村里要好的几家送粽子,当然她们也回了她们自己做的粽子过来。人情都是要有来有往才能长久的,何况是在朴实的村里,虽然曾铜柱包的粽子没包好,掉落了不少米和馅料,他还是红着脸说明后回了粽子和一条腊肉。

忙碌充实的农家生活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在这个跃骑镇有很多说法如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村里人就会在河边采回艾叶和菖蒲。有生意头脑的村民就会提前几天开始在镇上或县里去卖端午必须准备的艾叶,菖蒲,粽子等。村里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刘氏还给如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