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部分 (4 / 5)

论带兵打仗,一窍不通,凭着华美文章,竟老着脸皮也挤进七大相位之一。

论治国,不懂任何变通,于经营一道也是不通,只能束手无策。

这样的昏聩老人居然还高居上位,做总摄国事七大丞相之一,王玄策就犹如一个愤青一样,对这种官场上的不公平十分不满,但王玄策是不能公开理论的。

虽然王玄策自认自己是一个实力派的名士,但也必须忍耐,必须等待时机。却没想就在刚才,王玄策得知,在自己来之前,陛下又把许敬宗叫去”临时给了他另外一个使命,天啊,这是我王玄策一个大大的机会?老天的第二次开眼。

其实王玄策忘了,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治国不行”打仗不行,判案不行,做什么什么不行,但捣乱却实在无敌,许敬宗就是这样的人,李治把他放到错综复杂的百族中,对于许敬宗这样的十足小人,必是整天找个阴暗处窝着”然后到处放火,再加上这个纵火犯背景够深,未来高原想安静下来都不可能。

其实说来此次南征之战,从积石河口尉迟恭斩首万余,到鬼使神差的陛下施妙计完败禄东赞,王玄策都犹如梦境一般,胜的太快了,哪怕身在后方王玄策也忘乎所以了,但面对许敬宗之计,王玄策却有点不以为然。

王玄策曾经两度出使天竺,途中遇到不少蛮夷部鼻,大多信仰武力不朽〖道〗德礼仪,在王玄策看来,根本那么复杂,如那吐蕃一样,对不臣服的部落用兵”对臣服的部落施恩。每年把这些酋长弄到逻些,对那些臣服的部落酋长大骂一通,狠狠的教训一二,对那些捣乱不服的部落,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出兵灭了,等实力集聚足够了,一战根除这些个心腹大患”真正意义上的纳入治下。

王玄策是个外柔内刚之人,若是王玄策认识金庸的话”想必一定知道自己和谁最像,就是那《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骂你就是赏你,在王玄策看来这才是大国风范,如果有一天不骂了,也就意味着你可以结束了。

但是李治却认为许敬宗之计对大唐大大有利,不用打仗便可占领了吐蕃这片神秘辽阔的高原,对许敬宗提出的,一旦有祸事发生,顷刻间可兵出百万颇为心动,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许敬宗也算是看准了李治吃饭不给钱的抠门霸王性格了。

王玄策自然拗不过自家陛下党魁的主张,不过退而求其次,王玄策觉得陛下谋划小出这个百族结盟确实是一着妙棋,让大唐以宗主国的身份,正当的借百族间彼此的矛盾消耗掉他们的实力,当然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计策见效快。

其实两人的王玄策和许敬宗两人的计策就在于,一个huā一点损失早一点统一,早一点收获;而另一个则是晚一点统一,这样损失小,但收获也小。

不过这中间的取舍就是小李同学权衡了,如今看来很明显,一贯小气的李治是很难忍受自己的精兵耗在这片高原上的,尤其是已经胜了的情况下,所有他宁愿晚一点收获。

话说唐俭此次未来却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政坛不老松也不知是哪根筋错乱了,得知百族结盟的阴谋后,唐俭却是大大的不高兴,竟窜进李治的王帐中直谏李治,斥责李治是使大唐失信于天下!而大唐一贯以信誉谋得天下诸族的臣服和滚顺,一次欺诈可以,但两次三次可以吗?这样就如同竭泽而渔一样,只不过那鱼换成了大唐和中原王朝历来迂腐换的的“信誉”。

李治自是哈哈大笑一番,没有理睬唐俭的劝谏,而是很霸道的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强权就是大道,枪杆子里论是非。”

王玄策初闻此话,拍案而起,连浮上三大白,大叫:“此言大善,陛下当真为王霸,一代人杰。”

不过王玄策隐约间听说唐俭等一干大人私下里后来又找到陛下,极力否定许敬宗,却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