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追光者2021> 第38章 汉武盛世——凿空西域使者张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汉武盛世——凿空西域使者张骞 (2 / 4)

一个关键转折点,使他从一个初涉政坛的热血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睿智、有远见且极具政治手腕的帝王,为西汉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开始更加审慎地对待权力的运用,学会在不同势力之间周旋,以谋求最大的政治利益。

在此之后,汉武帝陆续提拔了一批能臣干将,与他并肩作战。如卫青、霍去病等军事将领,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为汉武帝开疆拓土;还有主父偃,他提出的“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桑弘羊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元二年(公元前 139 年),刘彻在对匈奴的战略规划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时,西汉面临着来自北方匈奴的严重威胁。匈奴是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兴起的游牧民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其势力十分强大,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土地,经常南下入侵西汉边境,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彻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有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与匈奴有着深仇大恨。

原来,匈奴的冒顿单于不仅杀了大月氏的国王,还把国王的头盖骨做成了饮具。于是,刘彻决定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以达到“断匈奴右臂”的目的。

张骞,出生于约公元前 164 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出生于西汉时期。自幼胸怀壮志,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之心。

在年轻皇帝刘彻欲展宏图、抗击匈奴,刘彻的激情与抱负深深感染了张骞,激发了他为国家冒险西行的决心,当时的张骞并非高官,只是一位心怀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士。 张骞勇于担当,主动应募出使西域,不惧艰难险阻,渴望为大汉开辟新的局面。

他的勇气和担当,使他在众多人之中崭露头角,成为了肩负重大使命的使者,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征程。

公元前 138 年,26岁的张骞出使西域,领着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使团,从陇西出发,踏上了充满艰难险阻的西行之路。

公元前 138 年,时年 26 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他率领着一支由一百余人组成的使团,从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出发,毅然踏上了充满艰难险阻的西行之路。

在这支使团中,有经验丰富的向导甘父,还有擅长骑射的护卫以及精通西域语言和风俗的随从。张骞手持汉武帝亲自授予的象征大汉王朝权威的符节,怀揣着与西域各国友好交流的使命和期望。他们计划途经河西走廊(今甘肃省西北部),穿过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跨越茫茫沙漠,前往西域各国。

然而,使团刚出发不久,便不幸遭遇匈奴骑兵,张骞和他的使团成员被匈奴人俘虏。匈奴单于得知张骞的目的后,试图让他放弃出使大月氏的计划,但张骞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不肯屈服。就这样,张骞被匈奴扣留了十余年,期间匈奴还给他择配了妻室,并有了儿子。

尽管遭遇重重困难,张骞始终坚定信念,未忘使命,伺机逃离匈奴的掌控,继续前行,努力完成这一伟大使命。

在匈奴人对他的看护渐渐松散时,他和随从找准机会,从匈奴的西边逃走,一直跑了十几天,到达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宛早就听说汉朝财物丰饶,想通使而不得,见到张骞后,特意派人引路,护送他一行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东南),康居王又送他们到大月氏。

可是,当张骞到达大月氏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大月氏王被匈奴杀害后,他的夫人被立为王,在新大月氏王的带领下,大月氏征服了大夏(阿富汗斯坦巴尔赫附近),扩充了疆域。

这里土地肥沃富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