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部分 (2 / 5)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从诗里就可看出作此诗的人所具有的胸襟气量,最后两句更是气度不凡。简枫每每念来都忍不住想要赞叹。所以也就不奇怪康熙会对这“六尺巷”记忆深刻了。

简枫回神回来,又听康熙对李光地言道:“朕觉得这孩子也有他父辈之风,将来必是良才。等他这儿的差事完了,你就放他去做一方知县吧,要是他做的好你就禀报朕,朕到时再委以重任。”

“是,臣记下了。”

————————————

回到京里后,弹劾李光地的呼声仍是不断,特别以陈梦雷为首。但康熙都一概不理会。李光地也并不是不知这京里的呼声,但有皇帝那句“你心里不必有疑虑,有任何难处都可及时禀报朕”的定心丸,他也就不把那些放在心上,尤其认真的办差。因为他和康熙都清楚,只有拿出实绩来才能正真堵上悠悠众口。

李光地先是派人发下珦银,取信于民,二是即按照简枫去主意召集说书人和代写书信的人,他们按照李光地所说,不停地宣传,说明了修建永定河水利工程功在国家,利泽百姓,从而调动了民工的积极性。最终原定一年完成的工程,仍四十天就竣工了。

竣工后,康熙又亲自巡视工程,为表彰李光地的功绩,特颁赐诗、字,并御书“夙志澄清”匾额。

而这四十天里,宫里也发生了件事儿。

那日,他们回宫后不久,小十七就出了天花,简枫自然自动请缨照顾他,为了避痘,也为了小十七能得到妥善照顾,康熙颁旨,让十七阿哥胤礼与女官简枫避痘离宫,前往畅春园调养。

这四十天,简枫就和小十七搬出了皇宫,来到了畅春园。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也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

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这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康熙二十一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联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这么多的记载表明,小十七早就应该种过痘,而不应该再染天花。

可惜世事皆有意外,大概是因为事过境迁,离这道诏书将近20年过去了,种痘一事没有被充分重视,或许是偏偏把小十七给忽略掉了,不论原因是什么,总之,小十七还没有被种豆。

想到此事,康熙也懊恼不已,自己曾是此病的受害者,又怎会把自己的儿子给忽略掉了。于是经此一突发事件,他再次颁召:泛出生婴儿就必须种豆,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