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新安江迁移> 第7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2 / 4)

一株不留。保护童家宗祠的一排四株千年挡风翠柏,都不舍得砍伐。时时听家族老人说:“看到新安江水库的水一天天往上涌,那四株参天柏树和童家宗祠一天天往水中沉,心真如刀割一样的痛。”

淳安人祖传就有不走泥路的习惯。淳安地处浙西山区,丘陵山坡,高山峻岭,汇集新安江畔,淳安村庄相邻的山岭,沙洲相连的田畈,邻里相通的里弄,全部是用青石板铺设。淳安村落巷弄中的青石板铺设很有讲究,富村青石板横铺,贫村青石板直砌。我们村的石板路一直通向最高的松毛岭,山顶上还有个凉亭,上下六千多个台阶全用茶园青石板砌成。淳安茶园青石板远近闻名,据说杭州胡庆余堂,胡雪岩故居的青石板都来自淳安茶园。因为徽商路经淳安,水运方便,茶园门口装船,钱塘卸船,便到杭州。

昔日,淳安耕牛开春有尝鲜的习惯。每年三九严寒,为人服务一年的牛被关进牛棚。我六岁开始放牛,牛早晚被牵出,放风吃上二次水,其他时间,它们就在牛圈里啃那干燥的稻草和苞芦秆。牛盼开春,我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立春之日,大地复苏,枯草吐翠,全村近百头大小黄牛都相继被赶上松崖与威坪镇山头湾村交界的东山尖上。东山尖有睦州第二峰之称。到了山顶,牛的主人给牛鼻套全部卸下,让牛完全地自由。那一个多月是淳安牛最快乐的时刻。据老人说:牛特别有灵性,也特别认“老乡”,只要是一个村庄的牛,白天它们在山上放任地乱窜,晚上就聚在一起,母牛、小牛居中,大牯牛周围围圈着入睡,以防野兽伤害。放在山上的牛从来不曾丢失过一头。春耕开始,大小“牛郎”相继上山牵牛,吃了春天山草的黄牛,头头膘肥体壮。

昔日的淳安,古树连片,毛竹成林,大山中的野兽成群,狩猎也成了山里人的一大爱好。一到冬天,淳安老猎人上山打野猪,青年人也喜欢去凑热闹。猎狗一叫,山里就响起一片狂叫声,野猪听到漫山遍野的狂呼,四处乱窜,守在路旁的老猎人,见猪枪响,百发百中。山中不论是赶野猪的年轻人,还是砍柴的老农,只要听到枪声,都会赶来。他们喊着去分“刀鞘肉”。打第一枪的人分一只后腿,其余所有的人只要扎野猪的抬杠没有上肩前,见者有份,童叟无欺。

5.我的移民路(2)

淳安对每一个新安江水库移民都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今日的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国内外著名儒学家吴光,在少年时代离开故乡四年后,对故乡还依存着那意绵绵的情思,他在高中的一篇作文曾写道:

我的心一下飞向童年时代的春天,在新安江畔,只见那婀娜多姿的柳树满脸春风地排在两边,嫩绿的枝条羞羞答答地往下低垂,沿岸的百草坪上早就长出了茁壮的青草,青绿代替了枯黄。“这草一定是甜的。”那时候,我和那些调皮的朋友们一起放牛,牧场是那样的宽广,我们睡在草地上,贪婪地吮吸着青草的香味,用多汁的嫩草预测谁家的牛吃得饱。高兴了便追逐游戏,身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而今,我却在远离故乡三百里外的桐庐,思念故乡普慈。我幻想能再贪婪地看一眼故乡的春景,能够用我的笔来记下那生机勃勃的春景。今日,故乡已沉入水底,因而是永远不可能的了。

23万多淳安原迁移民几乎人人都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移民那时我才七八岁,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放牛。一天我遇上与我家乡农村穿戴不一样的人,有好几个,一口外乡口音,他们忙来忙去,在山腰插起了红、白、黄三道旗线,我去搭讪,才知道他们几个是测量队的技术员,我问:“叔叔,这插旗挺好玩的,我帮你们一起插吧。”测量队员笑了:“小孩子家,你是不懂的,这是将来新安江电站建好,水要漫到这里的水界线。”我问:“那松毛岭上的凉亭都要淹掉?”他们说:“不仅凉亭淹掉,你们整个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