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4)

一开始的剧本创作是艰难的。整整八个月,张炭和陈凯歌两个人坐在一间屋子里,有时真的就像两个痴呆儿一样,面对面,看起来都很苦恼,一会儿张炭睡过去了四十分钟后又醒来,一会儿陈导又抽烟又睡过去了,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九点钟坐到晚上一两点钟。其实凯歌一直认为他所创作的人物是存在的,他只是起到一个发现的作用,怎么去找到那些人物?怎么去把生命还原到他们的身上?他一直在找这个东西。剧中的人物为什么就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么他应该说出什么样的话?每一个人物都有他自己个性的东西。凯歌一直在做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所以这八个月剧本细想起来确实是蛮艰辛的。我觉得陈凯歌别的地方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最大不同点就在于他的毅力!对一件事情能保持三年这样的亢奋状态,这不是在建一栋楼什么的,而是一件想象中的事情,这种热情,激情和耐心。他一直保持这样充沛的力量,像一块充满电的电池,我觉得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所以他真的就像我生活中的一个老师一样,告诉我对一件事情应该怎么去追求,怎么去完成。

许多人都无法定义《无极》,就你的理解,《无极》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它从视觉上来说是非常绚烂的,尤其是我们这次强调摄影机的运动。用Peter的话来说,他做了一辈子摄影,没有哪一部戏会有这样多的运动镜头,它的运镜是像音乐、诗歌一样灵动而有韵律。就是配合着人物和戏剧的发展,整个镜头的参与感非常强烈。你看我们的大炮,运用在整部戏里,大概占到百分之九十的量。其实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不能还是用上一世纪的语言去拍电影。因为随着盗版碟的泛滥,观众看到和接受到许多新的影像语言,你用老套的东西去拍,他们一定不满足,真的不要小看观众。其次,从故事层面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看,非常娱乐,非常商业的东西,有引人入胜的人物关系,有独特鲜明的人物性格。就是不同的观众走入电影院中都能获得不同的收获,喜欢看场面、特技、华丽的摄影的,他可以满足;而希望在电影中寻求思索的,也能找到,因为陈凯歌无论拍什么题材都不会放弃他一贯的人文探求。就像《霸王别姬》,你能说它是艺术电影吗?它好像不是。你能说它是完全的商业电影吗?它又不是。只能说是艺术品质与商业元素完美结合的作品。《无极》就是奔着这个方向去的。

这个电影的服装和美术非常强,听说是在刚有剧本时,就找了日本的漫画家设计草图?

其实这个想法很大胆。从我们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人物关系时,正子公也就介入了。他的东西也确实给我们很多灵感——我们这样一部影片到底要往哪个方向走?到开始拍摄,实质性筹备时,发现他的东西真是精彩,有很多天才灵感。但是要把它变成电影化的东西,在技术难度上非常大。所以又有了叶锦添的加盟。他在电影美术的行业里,可以说是一个高手。叶锦添把正子的设计,经过自己的再创作,变成了现实,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服装。

这部电影里的服装、道具的数量特别大,大概有多少数目?

我们服装大概有一万六千多件。道具呢也是上千件。其实,更重要的不在于量大,而在于它的设计之用心。陈凯歌一直在跟底下的工作人员说有两点非常重要的。第一点:他要求每一样东西都禁得起拍特写。第二点:他一定要求质感,有肌理的感觉。比如没有跟陈凯歌合作过的人,听他要求把墙刷成红色,就找一种红色刷上了。跟陈凯歌合作过的人知道他要的红颜色,是能够像透过皮肤,感觉到你底下的血啊,肉啊,骨架啊。

《无极》中有许多大场面,你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是什么?

我觉得最大的场面是我们整个创作班子的转场。从北京拉到横店,再从横店拉到云南的元谋,从元谋到香格里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