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部分 (2 / 4)

。对于彭佳来说,能看到李冰教练创造出来的擒拿术在精英战士们中传开,自然是一大收获和。

回到田港,已经逼近过年了,大家都在忙着做最后的除尘清扫工作。这是田港的传统,也是华夏国的传统,此外,买对联、贴春联也成了每家每户的经典项目,大人孩子们被这喜气洋洋的红色泅染着,个个脸上都带出了喜色。

当然,过年买年货也也是一大传统民俗。彭佳就和蔡乐怡逛了好几次街,把过年的传统年货都备齐了。

田港的过年,尤其讲究。“敬天公、贺正”是田港过年的风俗。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华夏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田港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三十晚上,彭佳一家终于集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丰富的年夜饭,一家人还破例一起开了瓶法国干邑,一人都喝了几杯。过去,他们家可是很少节日在一起喝酒的。

接下来,就是全华夏国人的新民俗:看春晚。虽然一晚上不知所云,但大家看重的是一家人围坐一起的喜庆气氛。

到了午夜十二点,虽然这几年都喊着禁炮了,但整个城市仍然是被鞭炮声炸醒了,顿时烟火齐发。而讲究传统的人们,按照传统的年俗举行敬天公的仪式。在响成一片的四处爆竹声中,人们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大院里虽然带头不放鞭炮、烟花,但是这样传统的仪式却是可以私下进行的。蔡乐仪也摆了案,念念有词,自然是保佑合家大小平安,彭佳早日觅得理想夫婿。至于陈强是否要官职越做越大,蔡乐怡自身已经没有想法了。毕竟,也不是哪一个女人都能嫁一个副部级又专一不二的男人的。这不,上个月省里的另一位分管财政的刘副省长,才被纪委介入调查他在外面包*“二奶”的事件,现在刘副省长被停职了等候进一步处理了。

和这些领导的太太比起来,蔡乐怡觉得挺心满意足的了,何况陈强也算是她的青梅竹马了。

在田港的习俗里,新年第一天的贺正也是必须的。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彭佳正月初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