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部分 (1 / 4)

我还是希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尽量能够写下自己当时的日常生活,这样也就是为历史保存一个真实的档案。我们的历史观就只有政治、英雄、斗争,老百姓怎么生活呢?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谈日常生活的历史,以后有机会我倒是愿意讲讲这个。今天当然不讲了。只是刚才这位老太太说的事给我一些触动。

下面开始讲今天的正题——被延误的现代化。我们谈的中国近代史,用英文就是modern history; modern 就是现代的意思,实际我们认为的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我的演讲中,近代、现代是同义的。这个历程是从1840年开始的,也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很不顺利。我们知道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周边国家的文化能比中国的华夏文化更发达更优越,中国那时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跟更远的地方交往也不多,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宇宙观世界观是华夏中心主义,就是说中国是天下之中,天下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我们以中原为中心,四周的其他国家民族都称为狄、夷、蛮、戎,认为他们的文化都很落后。确实,周围的国家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儒家文化圈,不限定于中国,包括日本、朝鲜、越南,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体制叫宗藩体制,中国是宗主国,其他的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他们每年要向中国进贡,中国也要还贡,中国一般来说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但是他们如果有请求,中国可以派兵。中国的君主叫皇帝——像朝鲜越南不能叫皇帝,只能叫国王,他们的国王得需要中国皇帝的册封,才具有合法性。

这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华夏中心观。就是认为世界上只有中国是最发达的,一切以中国为中心,其他的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现在我们形容人很野蛮还说“食人生番”,番就是没有文化,有生番还有熟番,熟番也是番,但受中国文化影响已经很深了,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浅或没有受过影响的就是“生番”。

实际上,在康乾盛世的时候,尤其是乾隆年间,西欧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当时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对世界上的变化毫无了解。这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急需扩张自己的商品市场。他们觉得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又那么多,是个巨大的商品市场,因此急于打开这个大门。所以在1792年,乾隆皇帝做八十大寿时,派了使臣马嘎尔尼到中国来给乾隆祝寿,肩负着英国国王的使命,想跟中国通商,不要仅限于广州的十三行。

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印象,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闭关政策是禁止人们出海,也不让外国人来,但在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不断有当地居民闯南洋谋生创业,那些人在清朝的观念中认为是天朝弃民。乾隆年间,印度尼西亚已经有很多华侨了,还是比较富有的。印尼当时被荷兰殖民,当地人、荷兰人和华侨之间有一种冲突,直到现在,印尼都经常有排华事件。乾隆年间也发生了一次大的排华事件,有好多华侨被杀了。慢慢消息传到两广总督那儿,就汇报乾隆,乾隆一句话,说这些人死得活该,天朝弃民,死有余辜。这可见当时的对外观念。

中国:被延误的现代化(2)

马嘎尔尼带了很多精心挑选的礼品献给乾隆,实际也是想炫耀他们已经很进步了,船来了之后,中国官员没有通商的观念,觉得你来给皇帝祝寿,就是向我进贡,你是远番,我们都不知道你在哪儿,你主动来进贡,想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从广州开始,就在马嘎尔尼的船上就插上了一个大标牌:英吉利进贡船。马嘎尔尼一看这个,很不高兴,但想到见皇帝是他的主要目的,就忍住了,没提抗议。到天津后,进京了。这边乾隆也很高兴,有个英吉利主动的要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