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她下定了决心,要努力赚钱。
第51章
年三十这天,蜀地的风俗,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上坟,也就是去墓地祭拜逝去的亲人。张氏在这一天也没有闲着,一大早就起了床,将家里养的两只鸡,杀了一只,拔毛之后,清理干净,将整只鸡放进锅里煮熟后,捞起来装好,准备当祭品,又将之前买回来的一些年货,瓜子装了一碟,糖果装了一碟,糕点装了一碟,又将自家树上摘的柑橘装了一盘,又备好一些香、腊、纸钱、还有几串鞭炮,用一个大篮子,装了满满一篮,让刘旺根提着去上坟。
全村的坟地,都在后山,后山平时很少有人去,但是每年的这一天,却是非常热闹的,大家见了面,都会打声招呼,说上几句,因为过年是喜庆的事,所以来拜祭先人,并不显得悲切,而是高高兴兴的来,再高高兴兴的走,更不会有人在这一天来坟前,痛哭流涕,这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年三十去上坟,只有男丁才有资格去的,别的人家人多,一长串人热热闹闹的去后山上坟,刘旺根家就他一个人去,刘起来,刘旺根家,己经是几代单传了,他的祖父没有兄弟,他的父亲也没有兄弟,还早丧,在他没出生时就去了,所以刘旺根没有兄弟,连堂兄递,甚至堂叔伯什么的都没有,只能一个人去祭拜,这时山林中己经断断续续传来鞭炮声,小孩的嬉笑声,吵闹声,祭拜完分食糖果的声音,很是热闹。
刘旺根要去的,也就是他祖父祖母,还有他父亲的坟地,年代再久远些的,己经无法考证了,他祖父祖母是死后合葬在一起的,所以只有一座坟,将祭品一一摆了出来,那只整个的鸡放在最前面,再在后面依次摆上糖果、糕点、水果什么的,又给摆上了筷子,然后点上了香,燃了腊,再倒了一杯酒,放在墓前,再将纸钱拿出来烧了,边烧还边念念有词,烧完纸钱后,又端端正正的在墓前叩了三个头,然后拿出一串鞭炮出来点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中,冒起了一阵烟雾,待到腊燃尽后,就将酒杯里的酒端起来,倒在了墓前,祭拜就算完毕。
然后又去他父亲的墓地前,依次祭拜。
对于每年都会有一次这样的仪式,刘旺根己经很熟悉了,也就是象征性的起一回过场。
第52章
刘旺根回到家里,己经中午了,张氏随便炒了个菜,家里的三口人,坐在一起,随便吃了点,中午可以简单点吃,晚上的才是重点,张氏准备了好几个菜,都是晚上吃的。
吃过饭后,张氏拿出一袋雪白的面粉,对刘旺根说道:“你力气大,你来和面,将面揉结实些,吃起来才有嚼劲。”
刘旺根接过面粉,乐呵呵的说道:“娘,你放心,我一准儿揉结实了。你要是牙口不好,没准得咬不动。”
张氏听刘旺根打趣她,笑骂道:“你这孩子,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看呀,真该给你二棒子。”张氏手里正在洗着一条擀面杖,举起来作势要打。
刘旺根假装抱头鼠窜模样,边小跑着边叫唤:“哎呦,我的老娘耶,饶了我吧!小的再也不敢了。”
看得张氏捧腹大笑,罗五娘也笑得直揉肚子,一家人都哈哈大笑,高高的院墙,都关不住满院的欢乐。
罗五娘只觉得十几年来,第一次笑得如此开怀,这么多年来的刘氏带给她的压抑情绪,似乎在这一刻完全消散,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经历了一次重生,新的生活,带给她不少乐趣。
笑闹完刘旺根就拿出一个干净的盆来,装了半盆面粉,加了适量的水进去,洗干净了手,就 起来,面粉越揉得久,就越有筋道。
罗五娘负责跺馅,先将猪肉切了一大块下来,用温水洗干净,然后将肉切碎,将全部的肉都切成一小粒一小粒的,然后就开始跺成肉沫,菜刀一下一下,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