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 孟瑛给朱祁镇捷报,是两份的,第一份就是外面哄传的斩首十万。而在大事之上,孟瑛可不敢骗朱祁镇。在密奏之中,详详细细的说得一清二楚,说什么鞑子俘虏图谋不轨。 朱祁镇脚趾头想,就是有问题,鬼才图谋不轨的。 虽然朱祁镇从政治上来想,杀俘这一件事情,其实未必没有好处。 可以说这一刀下去,瓦刺内部的求和力量立即衰落下去了。 朱祁镇对瓦刺从来不怕瓦刺与朝廷打,就怕瓦刺与朝廷议和。 虽然朱祁镇清理了一遍朝廷,但是在文官体系之中主和的力量依旧很大。 当然了,如果细细说来,他们也未必是主和。 只是他们从来觉得瓦刺臣服,维持九边风平浪静,就行了。而对瓦刺来说,只要不伤及他们的根本,低个头认个错称个臣,从来是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两方一拍即合。 朱祁镇就会很被动。 但是孟瑛一口气杀了这么多鞑子,其实鞑子下层,杀多少,瓦刺与蒙古各部上层都不会在意的,因为鞑子下层几乎是奴隶而已。 鞑子的贵人们才不会去管下面的人死活的。 但是孟瑛可没有特别区别的。 所杀的人之中草原之中各大家族都有,不管是孛儿只斤,还是绰罗斯。草原征战这些贵族一旦投降,一般不被杀,会让部落赎回。 即便投降明朝,明朝一般是根据他们在草原上的省份。给予官职。 在正统初,杨士奇就做过一件事情,就是清理京城鞑官,就是因为投降的鞑官太多了,以至于北京安置不下来,杨士奇特别将他们安置在山东,河南屯田。甚至专门写一封反驳鞑子不能耕种的荒谬说法。 而今明朝做出这样的事情,整个草原大抵都是义愤填膺的,除非他们再打一场大败仗,否则不会轻易求和的。 这正合朱祁镇的计划。 但是朱祁镇毕竟不是古代人,他并非心软,他笔下也够绝过很多的人。该杀人的时候,朱祁镇也不眨一下眼睛,比如说王振。 但是这毕竟不是几个,或者几十个人,而是几万人。 一口气杀几万人,朱祁镇心中忍不住颤抖。 不管朱祁镇怎么做心理建设,说他们都是在宣大大肆杀戮的的刽子手,说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说朝廷实在养不起几万鞑子了。 但是朱祁镇心底之中,依旧一个声音顽强的回荡:“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杀人的,杀人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是,只有建设,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诚然,他们在宣大地区犯下了滔天罪孽,那也应该明正典刑。非刑杀人已经不值得提倡了,更不要说一口气杀几万人。” “这决计不是大明的荣耀所在,而是耻辱。” 只是太现代的观念,总就是不适应这个时代的。朱祁镇必须用这个时代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以他的了解,定然有很多人弹劾孟瑛。但更多是弹劾孟瑛擅杀,嗜杀,这些清流,其实并不关心那些鞑子的生命,其实他们只是在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训斥别人的快感。 或许有人担心朝廷的信用,如果想杀,就直接杀了,降而杀之,朝廷的信用放在什么地方。 这一点,朱祁镇也是承认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不管孟瑛做什么事情,朱祁镇都要给他兜着。 倒不是朱祁镇多爱护孟瑛,而是从权衡利弊来看,孟瑛新得大胜,正是风头正盛的时候,此刻打压他,天下人不会说孟瑛犯错,而是说陛下亏待功臣。 这样一来,朝廷将来用大将的时候,该怎么用? 朱祁镇其实也愿意与每一名大将都善始善终。在他看来,诛杀功臣从来是非正常手段。最好用正常的符合朝廷章程的办法,解决掉问题。真闹到非要杀人的程度,那就是皇帝的失败了。 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说,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在很多时候,将功折罪这一件事情是存在的。 朱祁镇愿意不愿意都给兵部下了封口令,所有军报都必须承认,黑山之战,征虏大将军,总领宣大总兵官,保定侯孟瑛,斩首十万,决计没有杀俘一事。 诚然纸是包不住火的。但是皇帝从官府层面不予承认的话,只能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