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二战的阴影下,欧洲各国的军火采购加大,陆陆续续的两个公司也有了五千万美元的订单。但他们只接受火炮、坦克、飞机和舰船的买卖。这些利润更大,而且枪支之类,急速扩张的先锋军也急需。
这一亿美元的军火买起美国人来还是差了不少,若不是两个公司的价格实惠,恐怕比不过美国人的财大气粗。他们的关系可以渗透到政坛的每一个角落里。背后的交易远不是军火交易这么简单。不过,美国人赚钱,早早就购买了不少军火公司股票的孟享也跟着赚钱。他抽出了五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成股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涨了近一半。
他购买的各类物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倒手了一部分后,又是三千万美元到手。
仅仅是现在卖军火和药品的利润就可以在确保低保和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能支撑军队的扩张,更何况以后收到的订单会更多,所以孟享并不着急。
再说,随着二战的爆发,联合战区内的工商业也获得了不少的订单,林立总总的也有上千万美元。这还只是开始,在先锋军的调控下,提前有了准备的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性。有了更加充足的财政收入,一些需要孟享掏钱的资金也会少了很多。无疑有了更多的资金注入军队。
比如义务教育,这一块随着战区财政的介入,可以减轻一部分。
再比如各类基础建设修建,可以通过股份的形式募集社会资金,也使得孟享自己掏腰包的次数减少了。
更让孟享安心的是,手头上的四艘大和级战列舰已经快要建造完成了。这样的舰船谁不想要?这些卖出去就足够军队折腾很长时间了。
不过,孟享也不会扩张军队太多。他的主要目的依旧不变,以精兵为主。这一股扩招的潮流也有一定意义上是为了遮挡新克隆兵的加入而布置的。即使200万的人数离着他的最终目标还不够,但即使有了新的克隆兵的加入,也需要稳定消化一阵。目前看来,200万军队已经足够孟享发展一阵了。
“200万军队,暂时也够了。”孟享在得到了20万克隆兵后,有些有恃无恐。这也难怪,原来克隆兵的人数被控制在2万人的时候,孟享根本无法把克隆兵当主力使用。但现在提升了十倍后,即使打一场全部克隆兵的战斗,孟享也能支撑的起。
正是因为克隆人可以随时消耗,随时补充的炮灰特征,只要多建设数百座兵营,每天都可以获得上万克隆兵的消耗补充,拖也把别人拖死了。
在未来或许各方都有自己的炮灰,但现在又有谁能拖过拥有基地的克隆兵大军?当直接生产出来克隆兵拿起基地产的廉价武器就能显示一个精锐士兵的本领时,浩浩荡荡的兵海足以淹没任何的精英军队。暴兵海的战略已经初显无敌的威力。
不过,孟享不想轻易使用这一招,他只当做了一个杀手锏保留着。复兴华夏并不是靠着别人的帮助,捡现成的就能换来的,这需要用鲜血唤醒华夏民族的尊严,需要整个民族在血与火的大时代中得到锤炼和升华,才能打造出一根永不弯曲的民族脊梁。
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敌人是随时都会存在的,打败了东洋鬼子,还有西洋鬼子。打败了这些人,说不定还有其他的敌人。
而基地始终让孟享感觉有一种解不开的谜团在笼罩。一旦基地出了问题,失去了基地的依靠,难道华夏那些被守护的羔羊们再经历一次屠杀和磨难?
或许未来的世界中,克隆人只是炮灰,但在孟享的眼中,他们都有着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而作为他们的指挥官,需要的是让他们也更好的活下去。
打造的精兵计划中,他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时的华夏,无论是海军还是空军中,都很弱小。为了尽快在二战中抢蛋糕,孟享需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