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辑佚的基础上又广搜博征,加以补充,是目前能见到最全的版本。根据这个版本,《汉末英雄记》尚有佚文一万两千字,约相当于原书的五分之一,涉及人物五十余人。
这些人包罗广泛,既有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刘璋、张扬这样的割据群雄,也有董卓、李傕、郭汜、杨奉、胡轸这样恶名颇多的军阀;既有刘虞、张俭、王匡、凉茂这样的名士,也有周毖、伍琼、臧洪这样的侠客;既有天下知名的风云人物,也有像李叔节、关靖、刘子惠、赵浮、朱汉、尚子平、韩珩这样的小人物;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像丁原、韩馥这样的悲剧英雄;既有武将,也有像孔融、逢纪、审配、郭图、向栩这样的文士。所记录的事迹重点在董卓之乱后到赤壁之战前,也就是王粲生活的主要年代,对王粲来说,《汉末英雄记》就是他对汉末三国历史的“口述实录”。
这部书冠以“英雄记”的名字,显然是把上述这些人都当成英雄来写,这涉及到对“英雄”概念的理解。“英雄”一词据说最早出于东汉班彪所作的《王命论》中,班彪在总结汉代立国经验时认为,“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是刘邦成功的关键,与王粲同时代的刘劭认为“草之精秀者为之英,兽之特群者为之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到了近代,“英雄”一词又有了新的内涵,梁启超眼里的英雄除了“贵乎豪杰”之外,还必须能“谋团体之幸福,以一群之公益为目的”。通常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要么是安邦定国、建立功业的领袖人物,要么是扬名疆场、保家卫国的勇士,要么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侠客,他们是一群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他们通常拥有藐视一切的能力,有傲视群雄的气势,普通人对他们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为善、行善,必须有义和勇的品行,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被称为英雄。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汉末英雄记》里所载的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称为英雄。他们有的身上有善也有恶、甚至恶比善多,他们有的知名度一般、更没有特别突出的“英雄事迹”,还有的仅为文士、文官,没有上过沙场也没有行侠仗义。但王粲把他们统统写进《汉末英雄记》里,因为在王粲的英雄观里,不以贵贱论人,也不以成败论英雄,他既看中大英雄、大豪杰,也关照小人物、小细节,他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汉末各类精英的总和,是各种人才的统称,只要他们能因时而动,无论凭体力还是智力,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一页,王粲都用笔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这与司马迁发愤著《史记》的精神一脉相承,是汉末时代精神向务实、通脱演变的一种体现。
一部被忽视但有特殊贡献的史书
王粲有博学强记的天赋和家学渊源的优势,他善于属文,又亲身经历过许多历史事件,长期在曹操身边任职,与曹丕、曹植等人关系融洽,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聚合在一起,成就了《汉末英雄记》的与众不同。这部史书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不仅有较强的可信度,而且经过王粲的精心加工,艺术水平和可读性也较一般史书更强。
《汉末英雄记》最晚写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那时曹操还在世。这部书写成六十多年后,陈寿才开始撰写《三国志》,又过了一百六十多年范晔才开始撰写《后汉书》。《汉末英雄记》如今只剩五分之一,仅用这些散篇与上述两部史书进行对照,就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直接引用、移植有时甚至照抄《汉末英雄记》的地方就有很多,如果《汉末英雄记》全部保存下来,我们会发现《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还有更多事件出于《汉末英雄记》。
这是王粲对史学的巨大贡献。王粲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