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武门西南角街头公园附近,有一名穿着深蓝色老式西服的女孩儿正跟着几位老大娘的后面走着。
没啥衣裳,一年四季只有几件,包括这件老样式的西服。
这季节穿,布料厚、有点儿热,她的里面只能穿一件贴身的白色纯棉带蓝色小花的跨栏背心,连件兜住发育良好胸部的内衣都不趁。
她在找附近最大的早市市场,毕竟时光变迁,有很多建筑物都有了太大的变化,她一时有点儿糊里糊涂。
毕月看见有驴车从身边经过,她放心了。
小时候依稀听奶奶提起过,一般这时间从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的小商小贩们,他们会赶着驴车奔早市当二道贩子。卖煎饼面条的小铺面熬汤的熬汤,擦桌子椅子的也该出来摆摊了。
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一米七身高的姑娘,她站在街口瞧着、学着、忍着馋、闻着香味儿,试探着用主动帮忙的方式和卖煎饼的大姐攀谈着。
八十年代中期的早市,在毕月的眼中,杂乱里流转出的都是生活的芬芳。
板车经过喊让一让的声音,途径一个又一个生锈的门牌号;
街头理发师身穿褂子,抖落着手中的围裙,擦拭着他最宝贝的家伙什;
街口奶站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随着清晨曙光的慢慢消逝,远处自行车的叮铃铃声越来越多。
上班人流会用铝制饭盒装上他们需要的早餐,网兜子装着饭盒绕在车把上,再拨下车铃离开。
就在居民们穿梭在嘈乱的街头巷尾买着生活必需品时,那个女孩儿瘦弱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早市。
……
毕月带小跑跟紧送货的板车,离开了早市,“大叔,等一等!你是卖荤油的吧?”
很突兀的一句话,换来中年汉子警惕的眼神。
发际线偏低,标准圆脸上带着笑容的姑娘,看起来甜腻萌乖、清纯无害。
“大叔,你看我这打扮,穷人家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也早当家,我跟您直说吧,我想买点儿豆油和荤油,也在早市摆个摊子,勤工俭学。”
“你?”中年汉子两脚支地、支住板车来回晃悠的车轱辘:“你是高中生?”
“大学生,喏,就是那边儿的大学。您看咱能不能靠边儿细聊两句。”
……
“婶子,我打听一下,咱这房头的小仓房租不?”
……
毕月又返回早市摊子,这回和卖煎饼的大姐实话实说了,老一套勤工俭学的说法,“大姐,不用粮票的话,去哪买白面?”
……
这个清晨,毕月敲定了很多事情,昨晚心里模糊的想法,而现在已经有一半计划付诸行动了。
脸上是急匆匆赶回学校的表情,可毕月满脑子里转悠的都是:上哪整个废油桶呢?!
——
毕月猫着腰低头耷脑的从教室的后门溜了进去,她溜进去之前先侦察了一番熟人的位置。
女孩子嘛,上课、吃饭、逛街都希望有个人陪,这是思维中的一种习惯。
梁笑笑侧头瞧了眼呼哧带喘的毕月,她惊讶极了,难道早起不是去自习室?书呢?怎么书和笔都没有?
梁笑笑把书往两人中间挪了挪,毕月毫无知觉的目视黑板,心里在算着数分配她那宝贝的二十五块钱。
得,刚变好四十八小时,这人又开始恢复如常、游魂状态了。
“毕月,看我的书吧。”
“啊,不用客气,你随意。”
梁笑笑……
——
人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不用说见自己个儿的亲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