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4)

时肩膀一高一低,交替起伏,步子迈得有些快,让人觉得对她这种身体状况的人来说显得有些快,但并不觉得她有多么吃力。

她的丈夫,一个与她的个头稍微矮一些的瘦削的男子,高约一米六五左右,这应该是一个“标准的”中等个的尺码。看得出他是爱她的。但在下地铁台阶时,在众多人面前使人能感觉出他有些虚荣心,走路时与她的距离不该离得那么远 ……

沐沭 txt小说上传分享

涛声低逥唳霜皋

“唳霜皋”这个名字乍听起来不免让人有些费解。可是当你走近到它的面前,观赏到了这一整体景点,并读到了简介牌上的文字介绍以后,就不能不使人觉得其含意新颖奇巧,也就不能不佩服当初在选址、创意以及建造这一景点方面的胜人之处。

这处景点由最高处的六柱圆脊亭、两边的青石台阶、下面的游池走廊(因我实在道不出这个名称,且把它称“游池走廊”吧)、 壁立的箭石和周围的古白松组成。是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位于香山寺的西北角。这一景点虽说不大,却因其古木参天、风光旖旎而不失为一处经典胜境。故而我每次来此登山,从香炉峰下来,总要到这儿来转转。并不仅仅为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我来说主要还是因为怀着别一样的心情。直接的说是一种凭吊的心情。使得我每次来到这里,总会生出那么一种说不出的感受。由于对这一片景点的钟爱,自然对周围的景致、每一块箭石、每一株白松、后人种下的每一棵小树都有着一种深深地感情。特别是那十余株硕大的参天白松,更是觉得格外亲切。经常是看够了,还要上去珍爱地拍拍她那粗壮的主干,有的时候还会为她生出一种骄傲自豪之感。

今天自然也不会例外。虽然天气有些寒冷。我从下面的游池走廊顺级而上,站在亭子里,居高临下,放眼望去,更是一幅别样的风景。郁郁葱葱的古老白松就像披上了一层白霜,与远山四野还没有化净的残雪相映衬,更使得漫山蒙上了一层萧萧索索的寒冬景象。而在这寒冬景象里,唯独这里尽显出葱郁,又使人顿生一股暖意。再细观察,亭前左右那各三株古松在寒风中傲然挺立,伟岸无比,令人升起无限的敬意。

此时一阵寒风掠过,尽管风并不大,周围却响起了阵阵松涛之声!我曾听到过无数次的松涛声,还没听到过如此清纯悦耳、韵味深远的松涛之声!那伟岸的古松怎会发出如此美妙动人的涛声?仔细听来,并不是壮美的那声声音,而是一种饱含着深情,满着一股哀婉的涛声!俨然是发出的一种泣诉。这无疑是对过去这里所发生的一切的泣诉,这泣诉是那样的哀婉,那样的满含着追思。

我走下亭来,仰视着那高大健硕的参天古松,一种别样的情感涌上心来 …… 我又重新把亭子下方立着的牌子上的文字简介重新浏览一遍,简介中有着这样的记载:

唳霜皋: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原为六方亭。在此常可听到山间鸟鸣与佛寺鼓声相呼应。每当霜天月夜,群鹤长鸣,别具情趣。

就是这样一处美景胜境,在落成矗立了115年之后,1860年遭到了入侵的英法联军的残酷焚毁,使这里顷刻间变成了灰烬,沦为了一片废墟。然而苍天有眼的是,那几株白皮松在掠夺焚烧者面前傲然耸立,躲过了罪恶之火的劫难!

后来,由于人们实在不忍割舍这一独特的美景,民国初年在原地进行了复建。由于原来的工艺和结构较为复杂,将原来的六柱六角方亭变成了现在的圆脊圆檐六柱亭。

了解到了这一历史,便理解了这种不一般的涛声所蕴含着的历史内韵。

观赏着这一极为别致的景点,不禁让人心生阵痛。由此而使我们想到了整个香山,想到那些古韵犹存的残垣断壁和那些甚至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