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武侠历险记菜谱> 第25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部分 (1 / 5)

还是火中取栗的蛮干,不能让有心人多问几个为什么。

壳牌因风险而早萌退意

事实上,壳牌的资产收缩由来已久。

2004年8月,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双双发出通知,宣布对壳牌处以总计约1。5亿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夸大其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从而误导市场,此举导致壳牌公司董事长菲利浦•沃茨及公司勘探和生产部门前主管范德维加被迫辞职,公司不得不步入大规模资产剥离重组的阶段。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报告,壳牌公司原计划到2006年剥离总价值114亿美元的资产,集中力量于主要项目,以便重新赢回因虚报储量丑闻曝光而受挫的投资者信心。

然而把尼日利亚当作收缩的主战场,甚至到了2007年,由于油价飙升、油市看旺,其它地区已开始企稳反弹,壳牌在尼的收缩力度却反倒更大,计划减资额达90亿美元,竟达此前两年公司全球减资额度的90%,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选择。

原因只有一个——风险。

由于尼日利亚油田集中的尼日尔三角地区民众不满石油分配不均的现状,认为自己地盘上的石油资源开发,外国人和政府官僚获利丰厚,自己非但得不到就业机会和石油红利,反倒因此丧失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加上历史上这里的主要居民伊博族人曾和联邦政府激烈冲突,发生过长达3年、死亡数百万的内战,民族隔阂较深,导致暴力活动猖獗,使“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军(MEND)”等武装暴力组织有了生存、发展空间。

由于该国由政府与外国财团合资开发的石油,占总产量95%以上,在三角地区民众和极端组织看来,袭击这些油田,既可以打击“资源和财富掠夺者”,又能吸引国际舆论,争取和联邦、外国财团讨价还价,对石油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机会,近年来针对石油设施的暴力行径愈演愈烈。

作为一度占尼日利亚石油业半壁江山的巨头,壳牌自然首当其冲,针对壳牌控股的油气田、输油管和炼油厂所发生的暴力活动一直不绝,几乎每个月都有油管被炸、工作人员被劫持等意外发生,最盛时(2006年1月)5天内竟被袭击4次。2006年2月18日,壳牌1日遭3险:凌晨,40多名武装分子袭击福卡多斯油港附近一艘属于美国石油工程服务公司威尔布洛斯集团、当时正为英荷壳牌公司铺设输油管道的船只,绑架9人;几小时后,属壳牌的一条重要输油管被炸;傍晚,福卡多斯油港附近海域,一座属壳牌的重要石油装载平台被炸。进入2007年,麻烦有增无已,今年夏天,壳牌仅在三角地区就因暴力袭击导致22。7万桶/日产能的缩减,就在11月15日,作为为期一个多月不间断石油暴力的高潮,MEND引爆了壳牌Forcados石油终端管道,导致2-5万桶/日产能的损害。

不仅如此,尼国腐败成风、罢工频仍,以及因贫困导致的普遍性偷油现象,都让壳牌的石油生产困境雪上加霜。

在如此形势下,油田作业已无法正常运作,在权衡风险与收益之后,老谋深算的壳牌选择了规避。

屡屡掉在头上的馅饼

自2006年初以来,尼日利亚对于中海油可谓洞天福地,馅饼接二连三掉在它头顶。

2006年1月,它斥资22。68亿美元现金,从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公司手中收购“OML130”AKPO油田45%股权,创下该公司海外并购纪录;同年4月,在*主席访问期间,以40亿美元加上参与炼油厂扩建等项目为代价,一举获得三角地区4个区块开采权,此番传出收购传闻的的,是OML…125和OML…134两个区块壳牌49。8%的股份(其余股份属意大利埃尼公司),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