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讨伪帝檄 召集内阁觐见,是一件很快的事情。 但是消息的变化更快。 可以说短短半个时辰之内,朱祁镇一连收到数道消息。 并不是说这些消息有意在这一段时间到达,而是不同部门,不同渠道的禀报。都是走的最快的路线,所以消息到达速度也是前后脚而已。 朱祁镇召集内阁在乾清宫之后,先不说话,让怀恩念一封东西。就是宁王发的讨伪帝檄。 宁王的檄文,倒是很有水平。 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正义性。 第一,就是朱祁镇血脉不正,非朱家子。 第二,就是朱祁镇穷兵黩武,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开边之心却没有休止。 第三,就是朱祁镇废太祖之道,行异端之言。 第一条,就不用说了,就是之前谣言的内容。 第二条,却更是中了不少人的下怀。 说实话,朱祁镇一直以来抬高武人的地位,东征西讨。这样的战略,其实并不受很多人喜欢。 当初曹鼐为了对抗朱祁镇与瓦刺大战,宁肯付出辞相的代价。 这绝对不是曹鼐一个人的意见,乃是很多人的意见。 而且随着瓦刺颓败,西域抵定,安南亡国之后,这股反战的力量就越来越大。毕竟大部分官僚都是有惰性的。 而今怎么看,大明都是最鼎盛的时候,皇帝不想好好的在家里过日子,一个劲的想打仗,岂不是正应了那一句,国虽大,好战必亡。 所以明里暗里反对继续打仗的人从来不少。 只是被朱祁镇压制了而已。 这些人在朝廷之上,没有什么话语权,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至于第三条,更是迎合了相当一部分人。 朱祁镇从辟雍之会开始展开的一系列的变革,并不能让很多人满意。甚至可以说,让相当一部分人不满意。 因为朱祁镇对朝野的压制,反对变法的人,根本不能出头,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就不存在了。 宁王檄文来看,这个宁王还是很有政治智慧的。 怀恩读完之后。不等朱祁镇说话,韩雍第一个出列跪地行礼说道:“臣处置不当,有今日之事,臣请告老还乡。” 韩雍听到宁王造反的消息之后,头一直是嗡嗡的。 他就知道,他的政治生涯完了。 虽然他也知道,他在办了这一件事情,也难免要下位,但是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在儒家的逻辑之中,亲亲之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韩雍对宁王之乱能不能平定下去。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宁王平定下去,事情就结束了吗? 不。乃是另外一场风波的开始。 对宁王之乱盖棺论定,自然要说宁王种种悖逆之为,但是也要问一句话,谁直接到导致了藩王叛乱。 要知道,在儒家逻辑之中,藩王是天子手足,应该是大明最坚定的支持者。这一定要有人负责? 那么谁负责? 天子自然是不用负责的。 韩雍自然要负责了。 韩雍而今主动将事情揽在身上,主动求去,还是想将这一件事情给敲定了。否则将来就不仅仅牵扯到他自己一个人了。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刘瑾,也是因为安化王之乱,被搬到的。 所以藩王造反,不管成与不成,对朝廷上下冲击都是非常大的。 朱祁镇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绝对不会让韩雍这个时候走的。 毕竟韩雍当了十年首辅,对上对下的威信,早已深入 人心。而今正是多事之秋,临时换了首辅,根本不可能有韩雍的威望与实力。 而今又是多事之秋,必须最快平叛。 朱祁镇说道:“韩卿无须自责,今日之事,不过,彼辈自寻死路,与卿有何关系?而今正是用卿之时,勿需多言。” 朱祁镇转过头对王越说道:“威国公,而今之事,你怎么看?” 王越毫不犹豫的说道:“诚如陛下所言,乃是彼辈自寻死路而已。宁王,”他微微一顿了,立即改口说道:“宁逆不过是收拢江西卫所之兵,彼辈不是朝廷京营精锐,纵然有数万,也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 “只是而今,朝廷要担心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宁逆是否有同党?” “第二,就是江南空虚,南京可用之兵,不过长江水师一支,以及留守京营数千,守有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