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上才能有大发展。
传统的儒学并非那么不堪,但在程朱理学后儒学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与其说是儒学倒不如说是理学。
谢慎对于这种禁锢读书人创造力的学说也很反感。
在他看来大明不缺创造性的人才,无非是被儒家压制罢了。
便说匠人在大明的地位便很低,匠作发明也被视为奇淫技艺不受重视。
以至于很多匠籍的年轻人毅然选择走科举之路,完成华丽转身。
谢慎觉得要想开发出大明匠人的创造力,就得保证他们的基本利益。
如果匠人和读书人之间的地位相差太过悬殊,恐怕谁都会选择做后者。
故而谢慎在十二月初五向天子上疏,请求设立匠作学院,与国子监并列为朝廷官方直属学校。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乎所有的朝廷大员都一边倒的反对。
反对最凶的自然是礼部,礼部右侍郎何贤进言说,科举乃是大明立国之本。设立匠作学院便和大明的国策产生了冲突,也令天下读书人惶恐紧张,朝廷究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给低贱的匠人那么高的地位?他们明明就是最下贱的匠户,就该撅着屁股灰头土脸的黏砖搭瓦,叫他们去京师学习?学习什么,学习如何摆砖块吗?
这也是大部分文官的观点。
他们都是读圣贤书,为圣人立言的,自然不能看着小阁老胡来。
在他们看来,谢慎就是儒学的叛徒。
他自己就是靠科举入仕的,是堂堂的大明状元郎,怎么可以对儒学下狠手呢?
他们群情激奋,甚至跪在豹房外哭谏了。
朱厚照对付这些文臣很有经验,那就是把他们晾着不理。过一段时间这些文官自讨没趣便就都散了。
可是这一次,朱厚照显然低估了文官们的决绝。跪在豹房外的文官数量越来越多,最终朱厚照也顶不住压力决定召开一次大朝会商讨这件事情。
天子主动召开大朝会,这在正德朝可是破天荒的事情。
满朝大员皆是欣喜不已,他们事先已经达成了共识,绝不能让这件有悖祖宗礼法的事情发生!
谢慎自然对发生的一切了然于心,如果文官们不反扑反倒有鬼了。
在他诸多改革之中,训练新军和缙绅官员无关,清丈土地只是稍稍触动了缙绅官员的利益,朝代都有也不算奇怪。提升商人地位也只是在兴厂办厂的层面,缙绅官员们还不觉得有何利害关系。
直到谢慎要在科举上狠狠动一刀,这些缙绅官员才反应过来,这是要动他们的命根子啊!
自宋以后,严格意义上的世家门阀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科举也就是这些书香门第唯一的上升阶梯。
谢慎等于是要断了这些缙绅的上升阶梯,他们如何能不急?
总而言之还是一个利字,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却说这日大朝会,正德皇帝朱厚照端坐在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列在丹陛之下议事。
由于许久没有举行过大朝会了,一切都很生疏。直到群臣叩拜天子,山唿万岁紧张的气氛才稍稍化解。
“诸位卿家,朕今日举行朝会是为了开设匠作学院一事。”
朱厚照的声音很威严,他扫视了一眼众臣子,继续说道:“诸位卿家似乎对谢先生的提议意见很大,那便来说说理由吧。”
“陛下,臣以为兴建匠作学院乃是忘祖之举。”
礼部右侍郎何贤向出迈了一步,朗声道:“大明朝以儒学礼法立国,所谓纲常有度。匠人乃是低贱之辈。何以能够与儒士并列于京师进官学!故而臣以为兴建官学院是不智之举。”
“何侍郎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