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部分 (3 / 5)

韩含带了沪城的特产小吃,各色的小糕点。

作为媒体工作者,慕姗姗对韩含很感兴趣,从传媒的角度讲,“韩含”目前的形象是被媒体包装出来的。

一旦成了公众人物,就会被不同的人群解读。

或者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韩含,他们解读韩含的目的不是真心的想要了解这个人,而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出发点。

家长会拿韩含教育孩子。

教育学家拿韩含推销自己的理论,媒体拿韩含制造话题,华国电视台《对话》栏目组拿韩含提高收视率。

他们以为自己了解韩含,其实他们了解的只是他们想要了解的那个韩含。

真正的韩含什么样,他们并不关心。

这正是现代传媒的特点。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各类新闻,都是包装宣传的结果。

正如粉丝和偶像一样,粉丝看到的偶像不是真实的人,而是媒体和娱乐公司想让粉丝看到的那个人。

偶像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团队运营的成果。

林子轩和慕姗姗在这个行业讨生活,自然熟悉各种包装的手段。

不过,像韩含这样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还不多见,需要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缺一不可。

高中生,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七门功课不及格,被留级,不满教育体制,写了一本畅销书,性格叛逆……

只要缺少一个因素,都不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

吃完饭,林子轩开车送韩含去《对话》节目组为他准备的宾馆。

录制节目不是那么简单,会事先进行沟通,准备一些话题,让韩含考虑怎么回答,虽然不是直播,可现场会有不少观众。

一旦说出太出格的话,或者直接对骂,流传出去,将对节目造成不良的影响。

“节目组可能会问些尖锐的话题,你只要说出心里话就好,不用太过担心。”林子轩提醒道,“这是录播,不是直播,后期他们会把认为不恰当的部分剪掉,不会在电视上播出。”

“我知道了,谢谢林叔叔。”韩含回应道。

根据林子轩的了解,这次《对话》节目组邀请了一位华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和一所重点大学教育专业的教授。

还有一位同样十七岁的女孩子,写过两本书,钢琴弹得不错,品学兼优。

节目讨论的重点是韩含现象形成的原因,社会对于成功标准的定义等话题。

回到家里,林子轩和慕姗姗聊起了韩含。

“这孩子感觉挺内向的,看不出哪儿叛逆,报道不实吧?”慕姗姗怀疑道。

韩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

比如他认为上大学没有用,浪费时间,花那么长时间在学校里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不如自己自学感兴趣的东西。

他还说过什么都学的结果只能是平庸。

他甚至说《三重门》这本小说五十年内无人超越。

这些言论在大众看来就是狂言,大家觉得这孩子魔怔了,钻牛角尖儿。

华国社会一向讲究谦虚是美德,当然也出现过不少轻狂之士,但那不是社会主流,狂士的下场都不怎么好。

年少轻狂,这是不少人对韩含的看法。

“年轻人嘛,总会有些傲气,不服输,这是好事儿。”林子轩解释道,“何况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同了,他们追求个性,不像咱们那时候想追求都没得追求。”

“说的那么老气横秋,咱们那时候怎么没有个性了?”慕姗姗反驳道。

林子轩想想也是,华国的八十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