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部分 (1 / 4)

,雁鸣关四周的百姓,亦是备受苦楚。赫赫部族常年驻于北地,逐水草而居,水草丰美的年节还可,若到深秋时水枯草竭,民无温饱之资,便会铁蹄南下,踏马落铁山边境烧杀抢掠,往往边民家园被毁、横遭战祸,苦不堪言。民生哀苦之状,令人不忍卒睹。

建元十年,正逢大旱时节,赫赫千里肥美水草尽成荒芜,入秋不过十日,气候竟然大变,寒暑暴降,数日后大雪降临,冰冻三尺。赫赫为求国运,维系部族命数,倾尽国力集合十万大军挥戈南下。

彼时大周亦在旱灾之中,何况连年征战刚刚平息,国家正欲休养生息之际,国力十分疲惫,军中关口粮草难免粮草不济,又遇天降大雪,守关将士谁也不曾料到大雪纷飞直欲迷人双眼之中竟会冲出赫赫数万铁骑,如同从天而降,霎时各个只能目瞪口呆、面面相觑。任由期铁蹄南冲而来。

若是雁鸣关被破,彼时的上京便如铁齿被断,喉舌尽会暴露在敌军面前。太祖征战十数年才打下的锦绣江山全要落入蛮夷手中,顿时国中人心惶惶,甚至有朝臣力劝太祖退居长江南岸,与赫赫划江而治,苟且守住半壁江山。

危急之时幸得大将齐不迟不顾征战沙场半生后的老迈之身,重披战甲抖擞上阵,以六十花甲之龄冲入战阵身先士卒,一箭射中济格大汗的肩头,迫得他跌下马来,一扫赫赫南下以来大周军士的颓唐之气,亦使赫赫士气大伤,萎靡不前。

建元十年十一月,赫赫元帅左都监阿不离率军再度攻打雁鸣关,齐不迟率军据守雁鸣关,在关右侧筑垒,称“灭赫坪”,并在地势险要处筑隘,设置第二道防线,严兵以待。十年十二月,齐不迟与赫赫军激战数日,终因力不及彼,退守第二道防线。赫赫将士披重甲,铁钩相连,鱼贯而上,齐不迟与其弟齐不退督军死战,以劲弓强弩大量杀伤赫赫军,赫赫军攻势不减,齐不迟派部将慕容政率精兵锐卒,持长刀、大斧攻赫赫军左右翼。十一年一月初一夜,大周军燃火落铁山,战鼓动地,出兵反击,并派王喜、王武诸将攻入赫赫大营,赫赫大军惊溃不止,赫赫元帅阿不离战死,受伤未愈的济格可汗遂引兵逃遁,旧伤复发死在半路之中。齐不迟乘势扩大战果,派慕容政诸将追击而上,杀敌万余人,血流成河。又命齐不退于赫赫军队奔逃回国的必经之地河池再设伏兵,再攻赫赫军队。赫赫军被迫退回都城藏京。

齐不迟一生征战,铁血丹心,终于于六十花甲之年凭此“雁鸣关”一战封侯拜相。居大周武将第一侯“定勋侯”,太祖钦命丹青妙笔画其画像,悬挂在上京太庙的偏殿“阳翼殿”中,名垂青史。甚至当年落铁山附近若有孩儿顽皮啼哭不止,只消大人哄一句“齐不迟来了!”孩子必定吓得不敢再哭闹了。

可惜天不假年,齐不迟在封爵三月后力竭而死,含笑九泉。其后人虽然被太宗以富贵荣荫化解兵权,不再手握大周万千兵马,然而身家富贵,宠遇优渥经历百年不衰。直到本朝乾元年间,齐氏一族渐渐人丁凋零,家族才逐渐式微。然而将门百年,积威犹存,名声显赫。而齐不迟的后人,如今在宫中的即是端妃齐月宾。这也是何以齐月宾自幼养在深宫,为玄凌必选嫔御的缘由。

齐不迟死后数年,死讯依旧被大周朝廷牢牢封锁,赫赫在雁鸣关一战后不仅折损元帅和数万兵士,连大汗也命殒途中。赫赫畏惧齐不迟的余威,加之元气大伤,数年内不敢对大周轻举妄动,一味地安分守己。不久,继任的赫赫大汗英格向大周议和,愿以落铁山为界,建立“互市”买卖,以牛马换取大周茶叶、丝绸、米粮,各守边境,永不互犯。

齐不迟死后大周其实已五多少可用之兵,加之雁鸣关一战,于国力民生的损耗亦不是三五年间就恢复的过来的。巴不得赫赫来议和,于是顺水推舟应承了。于赫赫和大周的中界河池双方歃血会盟,史称“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