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今属山东)城北大沈庄出了个家,叫刘勰。
刘勰自幼父母双亡。家中没有隔宿之粮,可他**读书,他爹爹留给他的唯一财产仅是几本书。小刘勰白天进山打柴,晚上回家做饭,深夜想读书,可拿啥去买灯油和蜡烛?一天,他忽
然想起离他家十里远有座金华山,山上有座金华寺,寺里大殿上的佛灯一夜点到天亮,俺何不去就着佛灯读书呢?小刘勰主意一定,当天晚上便一溜小跑来到金华寺,痛痛快快地在佛灯下读
了一夜书。从此以后,小刘勰每天深夜都跑到金华寺大殿上借佛灯读书。
金华寺的住持和尚叫僧祐,很有学问,千卷佛经能倒背如流,他住的禅房里收藏着不少古代名著。这一天,僧祐念完早经,夜里值更的小和尚跑来禀报,说大殿里的佛爷显灵,他亲眼望
见佛身摆动,亲耳听见朗朗的诵经声。那僧祐长老不信世上真有佛神显灵,听小和尚这么一说,心中不免狐疑,便想亲自察看个明白。
且说这天刚黑,僧祐长老就暗暗藏在大殿等侯。果然在初更过后,只见墙外跳进一个瘦小的身影,轻手轻脚地进了大殿,临近一看,却原来是个孩子。待等僧祐长老问清了小刘勰是来寺
借灯读书时,看他小小年纪,竟有这般志向,不由十分欢喜,愿将禅房里的藏书,供刘勰选读,并当场收刘勰为徒。刘勰高兴地叩拜了师父。打那以后,刘勰就跟着僧祐长老攻习万卷宝书,
做起学问来了。
十年过去。刘勰在僧祐长老指点下,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渐渐地心里便起了个写书的念头。他一口气写了五年整,写了厚厚的一本。刘勰捧着自己写的那书求教师父。僧祐长老
看了不住地叫好,并指点他去向东庄告老还乡的司徒沈约求教。刘勰听了,谢过师父就下山了。
常言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求。刘勰抱着书兴冲冲地来到沈约家的大门前,没等他开口,把门的吼道:“去,去,去!司徒老爷的府第是讨吃的地方吗?”刘勰陪着笑脸说明了来意,家
丁撇着嘴儿说道:“啊哈,真是小米子贱了,癞蛤蟆也想喝粥,一个叫花子也能写书?今儿个司徒老爷到莒城去了。”
刘勰趁兴而来,败兴而去,不知如何才能见到司徒沈约,真是打心眼里着急。刘勰自思自叹了半天,忽然想到:听师父说沈约爱书成癖,俺何不投他所好,打扮成个卖书郎在村口等他?
于是刘勰用一块包袱皮儿把书包好,背在肩上只等沈约到来。
再说沈约坐车回来,一进村口就听到有人高喊:“卖书呀,卖书呀,俺卖的都是古装珍本呀!”沈约听了“腾”地跳下车来,说是要看上一看,若是珍本,无论多高的价钱也要买。刘勰急
忙施了一礼,然后双手递过自己写的书稿说:“大人,俺没啥珍本。只因俺写了本书,一心想求得大人的指教,谁想您的看门人不让俺进府,万般无奈只好假扮卖书郎在此等侯,还求大人谅
俺一番苦心!”沈约听了,觉得此人非同一般,便拉着刘勰一起上了车。
回府进了客厅,沈约就一字一句地读起刘勰的书来,一边读一边拍案叫好。当天晚上,沈约把刘勰留在府里,两个人一直读到三更。第二天,沈约又把那部书从头至尾细看了一遍,然后
逐字逐句圈点起来。沈约改过了刘勰的文章,又着实给刘勰鼓了一番劲儿。刘勰依照老司徒的指点,把那部书又翻来复去改了几遍。末了,沈约在刘勰那部书的封皮上提笔写下四个龙飞风舞
的大字:“文心雕龙”。从此以后,刘勰名声大振,他写的那部《文心雕龙》成了文艺评论的历代名著之一,一直流传到如今。
曹栋亭马上假读书
相传《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