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道主义危机应该携手救援,等等等等,在这些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只问是非,不问出处,因为事实上也是如此,由于开放较晚,长期与世界隔绝,许多标准系外国人提出,但也有些标准的制定有中国人的参与,如《联合国宪章》、《京都议定书》等等,还有些标准则是中国首先提出,并得到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首肯、接纳的,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等等,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国际交往中,应该遵循一个“是与非”的标准,而不应有彼此之分,不应存在双重标准——不论这种双重标准是外国强加给中国,还是相反,都是不妥当、不公平的。
《论语。颜渊》中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本身恐怕是“国际双重标准”的最大受害者,历史上、现实中都饱受其苦,理应最能感受这种双重标准的不公平,如果一面自己感慨双重标准的危害性,一面自觉不自禁地用同样的武器反制于他人,显然和被别人以“双重标准”强加于身一样地不公平、不合理。中国是礼仪之邦,泱泱大国,不应该、不能够用这种睚眦必报地心态处理国际问题,和世界各国打交道。
以“双重标准”对待“双重标准”,以不公平反制不公平,不仅违背传统,而且容易让国人在面对涉外问题时只顾挑别人的毛病,而忘了自我反省。比如当外国人排斥中国产品或者动用“反倾销”杠杆时,我们不仅应理直气壮地依法捍卫自身权益,也同样应检查自身是否的确有低价倾销行为,产品质量是否真有问题,如果眼睛对外不对内,一味护短,结果往往因此失去了发现问题、自我纠正和提高的机会,从根本上反倒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不仅如此,这种在国际话语权双重标准上“以暴易暴”的做法,可能令中国双重标准受害者的形象被误解、被削弱,甚或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扭曲,从而令中国所发出的、原本可以振聋发聩的反“双重标准”,要求平等国际秩序的呼声变得苍白虚弱,丧失其应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让国际上一些人误认为中国并非真心反对“双重标准”,而实际上是只肯接受有利于己的国际标准,而对约束自己的国际标准抵触、排斥,对中国讲道理、负责任世界大国的形象产生疑虑。
这几天美国打算用导弹击毁报废卫星的消息传遍全球,美国人在解释此事时所搬出的“中国人打自己卫星是威胁,美国人打自己卫星是正当”的双重标准,不仅令国人愤慨,也让全世界舆论感到好笑和哗然。显然,这种“双重标准”不得人心,对美国的国际声誉和利益并无助益,既然如此,中国人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效仿这种既站不住“义”,又得不到“利”的做法和理念呢?
中国的国力在增强,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但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增强。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话语权秩序,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的责任和利益所在,在“双重标准”问题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狭隘认识不可取,从自己做起,让“双重标准”绝迹,才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负责任世界大国所应该秉持的态度。
………【树挪死人挪活的恩特扬巴】………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些人看似缺乏能力,实际上也许是被搁在不能发挥自己潜能和专长的位置上,倘给他换个地儿,也许就能石子变珍珠,熠熠闪光起来。安哥拉田径选手若昂。巴普蒂斯塔。恩特扬巴(J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