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金品布业直播> 第5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部分 (4 / 5)

,一气呵成,连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几个大字跃然纸上,字体自然还是他最为拿手的脱胎于《好太古碑》法贴似隶似楷的凡体字。

“说的不好,还请董老多多给予斧正。”季凡题完字,掏出鸡血石印章在上面加盖上自己的名号,这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此法古拙朴雅,气静神凝,笔意老到,自然生动,如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会相信这竟是出自年轻人之手笔。”董树礼对季凡的字是大加赞赏,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书法讲究师承传统古法,你这字似隶似楷,我实不知出自何处?”

“此法脱胎于《好太古碑》法贴,是我在《好太古碑》法贴中获得启发,加以改进而胡乱书就的。”

“你这字与此画珠连壁合,相得益彰,为老朽这幅画增色不少啊!”董树礼满意地说道,“你看我这老头子光顾着闲聊,差点把你正经事给忘了。他说着取出倒紫砂壶和细瓷茶具,沏上一壶热茶,给二人倒上一杯,“来你们先喝点茶。”

季凡细品一口这茶香四溢的西湖龙井,饶有兴趣看着董树礼在旁边忙碌着,一张徵作白木束腰的四仙桌上罗列着各种用来品香的香具,一只盈手可握的仿哥窑香炉,色呈米黄,胎质精细,汁纯净,层均匀,器面晶莹光净,曲线柔和自然,器面上遍布黑色、米黄色浅线相互交织而成的“金丝铁线”开片纹,还有同为瓷质的取火罐、香炭盒、香盒和香渣碟,由整块银打制而成的包浆幽亮的七孔香插筒,分别插着紫铜绣节款式的香匙、香夹、压灰扇、探针、顶花、灰铲、香帚。闻所未闻各式各样的香具让季凡和苏晚亭看得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看见没,这才是真正玩香品香之人啊!”苏晚亭冲着季凡笑道。

“品香与饮茶、插花、下棋博奕、吟诗作画等同为一项高雅的艺术,由于它是一项烧钱的休闲,这种侈昂贵的活动,并非人人可为,即使在古代,品香也都是贵族专属的。中国香文化是大自然与人文智慧交融升华的物化体现,它强调‘净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这四种美德。”薰树礼神情愉悦地说道。

“自春秋至汉魏开始初步发展,早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五代的诗人罗隐在诗中曾这样写道: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暧玉楼春。怜君亦是无端物,贪作馨香忘却身。到了盛唐,熏香已经很普遍了。进入宋代,由于士大夫崇尚高标准的物质生活,又着力从精神层面倡导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老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唐宋以后的一千年里,由于战乱频繁,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品香也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日渐式微,这炉幽香传至清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

幽滺书擝 UUTxt。 全纹字版阅镀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国五味的香料 字数:3657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听到董树礼详尽介绍,季凡脑海里不由浮现出清代女诗人席佩兰的诗句。

“记得我最早接触熏香还是在十岁左右,那时我家邻居有个书香门第的王教授,他家里有个女孩子与我年龄相仿,我经常到她家里去玩。她家有个熏笼,像农村桌子罩菜用的,它是用竹子编成的,上面有很有小孔,一尺来高,里面放着一个大盘子,盘内一半是水,中间放着博山炉。当时我觉得非常好奇,就打听这是做什么用的,她得意地告诉我说这是熏衣服用的。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她家就会用这熏笼熏一下衣服,我和她在一起玩的时候,从她身上衣袖里会散发出一股幽香,闻起来令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