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部分 (3 / 4)

文学系念书的时候,也听过外籍教师讲授的《神曲》。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把《神曲》介绍过来,但是回国之后,由于抗战、解放战争、解放后的种种原因,他的夙愿一直没有实现。他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德语。一直到1982年七十三岁退休。这个时候是一般人在家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的时候,田德望先生却下决心从原文开始翻译《神曲》。没过几年,他患了癌症,动了手术,接受化疗,在重病的情况下他继续他的事业。不幸癌症再次发作,他又动了第二次手术,但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一支笔。因为是泌尿系统的癌症,动了手术他不能在椅子上坐很久,每天只能工作两小时,年事已高,戴老花眼镜也看不清外图文字,只得再加放大镜。他整整工作了十八年,从1982年一直工作到2000年,花了十八年时间把《神曲》全部翻译出来。他八月份翻译完《神曲》的《天堂》篇,翻译完了以后,老先生突然觉得他没有事情干了,失去了精神寄托,不知道干什么好,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价值,心情郁闷烦躁,十月份就去世了。田德望老先生把自己的生命和《神曲》融合在一起,他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心血和生命力都投入到翻译中去,和《神曲》合二为一了。《神曲》翻完了,他肉体的生命也终结了,而在《神曲》的中译本里,像凤凰涅槃一样,他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他和《神曲》一起流传下来,他本人到了天堂和但丁继续灵魂的对话。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事迹。他生前的生活也非常清贫,作为北大的教授,没有像现在的一些大腕那样徒有虚名,也不受媒体的关注,他十八年默默地、坚韧地从事这项有意义的事业,直到生命的终结。所以我们今天阅读《神曲》的中译本,无论是王维克先生最早的译本,还是现在流传最广的田德望先生的译本,我们都表示对他们的由衷的深深的敬意,是他们带我们走近《神曲》,走近但丁,他们功不可没。

今天我把自己对阅读《神曲》的一些体会,一些见解跟大家交流,没有对《神曲》和但丁作全面的讲解。最后,对大家的光临表示感谢。(掌声!)

问:请问吕老师,但丁《神曲》对现实人生的激励意义是什么?对文学创作有什么指导价值?谢谢。

答:关于《神曲》的现实意义,我刚才也涉及到了一些。我想但丁写的《神曲》讲的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一幅全景图,但是我们要仔细看一看、领悟一下的话,也可以说但丁描述的也是我们现代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全景图,有利于我们既认识中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段时期,也有利于我们思考当今的现实意义。第二,但丁《神曲》的哲理思想,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我们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关于但丁《神曲》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很充分地展开,但是他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要以人为本,再进一步说,现在提出来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是有很多现实的参照价值。因为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地理的概念,而是贯彻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申办成功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觉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我们提出了人文奥运的观念。人文奥运这个词,在我们官方的翻译当中译成了人民的奥运,实际上,萨马兰奇和奥林匹克宪章里都讲得很清楚,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精神是古典人文主义。所谓古典人文主义,就是指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西方人文主义。我们今天筹备奥运会,要搞人文奥运,到底怎么做,是仅仅局限于一些实事,还是从根本上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文精神贯彻到我们日常的教育、宣传和实践中去。我们今天对人文主义,对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很好地抓住本质。读《神曲》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另外对我们创作的启示,我觉得《神曲》在结构上、在对种种形色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