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稳,却无计可施。
派出二十人出外巡逻。巡逻队所到之处,暂时无声,过后又恢复重前。
直到派出三支小队之后,杜闻秀才发现了问题。
猫叫和狼嚎不应该同时出现,这是疑点之一。男人的哭声也过于飘忽,巡逻到东,他就在西;巡逻到西,他就在东;岂有边跑边哭的道理,这是疑点之二。因此,杜闻秀判断,一定是川军在捣鬼。
杜闻秀叫过亲兵,让大将甫石良调集两百步兵待命。隔了一会儿,甫石良准备完毕,过来请命。杜闻秀面授机宜:“甫将军,你把这儿、这儿,两个地方的栅栏移开,分兵从两路杀出,冲出百丈之后,再两路合围。黑暗之中,近战不利,要多用弓箭。如果发现川军的尸首,务必带回。”
果如杜闻秀所料,营外的鬼哭狼嚎确属川军捣鬼。再次剖开尸首的肚子,里面只有树皮、野菜、土疙瘩,再也找不到饭粒了。
原来还是这支川军。
一个月以来,这支川军和自己堂堂正正的列阵交战,只有在冕宁大桥镇的狭窄谷地那一次。其余时间都是躲藏起来、诡秘莫测的。但无论他们怎么掩藏,兵力不多。则一望可知。
兵力既已不多,再加上缺粮,依然前来滋扰,岂不是找死?想到这,杜闻秀下令:“击鼓,集合军队,分头搜索敌军。”
大军的聚集实际上是很慢的。聚集之后,还要分派将领的统带范围,预先确定大致的行进路线,然后才能先后跨入营门。
此时,营地周围的川军自然已经逃离。
下半夜,天色更加昏暗。象耳镇方圆百里,水系发达,江河溪泉众多,湿气特别重。此时接近打霜的时间,地面上已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
雾中搜索,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杜闻道吩咐另一个监军庖西田道:“须注意沿途经过的山石树木,重要的用笔记下,以防迷失道路。”
前面跑过来一个甲长:“启禀元帅,前面有座木桥。过还是不过?”
“前后距离拉开一点,过。”杜闻秀道。
道路崎岖,难进难退;水回曲折。忽东忽西。一顿饭时间过后,雾更加浓密。杜闻秀忽觉不对,问道:“这雾里,是不是有一股烧木柴的烟味?”旁边亲兵使劲闻了闻,答道:“是有烟味。”杜闻秀立即喝道:“传令,停止前进。向后转,后军作前军,撤退。”
有烟味,自然是有人在焚烧木柴。不用说,又是川军。青烟夹在薄雾之中,看上去差不多。闻上去就差多了。川军这**阵,布得也太差了。
桥到了。杜闻秀记得,木桥离宿营之地不过一里多地。今夜虽然没有找到川军,但亦未中川军埋伏,得失大致相当。
军马的四蹄钉有铁掌,铁掌踏在石桥之上,声声脆响,十分悦耳。杜闻秀忽道:“停。叫庖监军过来。”
等庖西田纵马驰近之后,杜闻秀道:“快,把记载拿出来,看看我军经过的到底是木桥还是石桥。”
庖西田拿出记录一翻,是木桥。
“多准备几枝火把,下去几个人,检查一下。看看这座石桥,是不是木桥改的。”
士兵检查后回报,确实是座石桥。
迷路了。“调转方向,撤退。”
这里确实是座石桥,只是王济恩事先叫人铺上木板,竖上栏杆,改作了木桥。等大理军队过完之后,再撤掉伪装,还原成了本来的石桥。
王济恩早就料到,杜闻秀第一次过桥的时候,必不会仔细查看。等到第二次仔细查看的时候,却又是真的了。
这样一来,就将杜闻秀这支军队引向了远处。
四月十二日,天色大亮。杜闻秀遣人向村民一问,才知已经到了彭山的牧马。
“我已如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