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部分 (3 / 4)

袋里,“这个小手电是我在集市上整整花了两天的工夫才买到的,不好买,你带着吧,下乡用得着。”

苏贞对王新语的关心很感动,她接过来,说道:“谢谢你,你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王新语点点头,又充满激情地说:“你回来的那天,我的剧本也就写完了,说不定已经上演了,你一定要去看我的话剧。”

苏贞说:“好,我一定去。”

。。

乡下(1)

1

纪排长——不,现在已经成了纪队长——带领第二工作队,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来到了李家堡。

第二工作队一共五个人,除了纪队长、彭登科和苏贞,还有战士小王和一个新兵。纪队长对于李家堡之行,感到压力特别大,他要找个好帮手,最后选定了小王。他对入伍时间稍长一点的小王暗地吩咐过,一定要看好彭登科,千万别出事。身材单薄的小王是个心细的人,这一路,有了小王不动声色的帮助,纪队长心里踏实了不少。纪队长不知道,其他工作队的抗大学生都是三名,惟独他这个工作队只有两名学生,想必组织上已经考虑到彭登科“好动”的特点。其实,抗大对彭登科还是重点培养的,不仅因为他枪法好,拿了两项第一名,还因为他聪明好学,锻炼好了,有一定发展前途。把苏贞也放在这个组,是对彭登科的一种约束。自从篝火晚会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他和苏贞的关系,也都了解苏贞在旁边,就是对彭登科一种无形的约束。

李家堡的李村长在村口迎接纪队长一行。两个人过去曾经见过面,彼此都有印象,所以李村长上来就告诉纪队长,秋山镇的国军知道工作队要来,昨天吆五喝六地先来了一趟,给村民们来个下马威,说是八路军也要听蒋委员长的,让村民们不要兴风作浪。纪队长嘱咐李村长跟他们打交道,一定要小心一些。李村长笑着说,不管咋讲,这也是共产党的边区,是他国民党认可的。

李村长带着工作队进村。路上纪队长看见一座青砖瓦房的大院子,没有一点声响,几只小鸟在紧闭的大门外,飞来飞去地找食儿吃,大院子在周边土坯房子中间格外显眼。问李村长这是谁的家,这样气派。李村长告诉纪队长,这是李太平李老先生的家。并介绍说,李老先生好几年没回家了,住在秋山镇,老先生的儿子是国军的一个官。纪队长望着那座显眼的大院子,没再说什么。

纪队长又问李村长现在村里的情况。李村长介绍说就是村子离国军驻地太近了,骑上马两袋烟工夫就到,他们来了见啥拿啥,不敢打日本,对老百姓却是凶得很,让村民们听国军话,不然就带走充做挑工。村民们恨他们,又不敢惹。最近国军来得更勤了,死盯着粮食,他们来,就是为了粮食的事。李村长见纪队长面孔严肃,忙说请队长放心,俺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给八路军筹粮。

李村长安排好住宿就走了。彭登科狠狠地瞪着李村长的后影,提醒纪队长,这人一定是个两面派,说话办事太油滑。纪队长说不要乱下结论,这里离国民党顽固派的驻地近,一村之长要是脑子不灵活,那可不好当。

彭登科、苏贞,还有纪队长,住在一个姓刘的大娘家里。大娘有一个儿子,叫大柱,身体粗壮,不爱说话,总是闷头干活。小王和另一名工作队员住在刘家隔壁。

工作队刚住下,刘大娘就抱着一捆柴,扔到大柱身边,催促柱子快点烧火起灶,给八路军长官弄些吃食。大柱继续修理锄头,连头也没抬。纪队长急忙抱起柴,正要走向灶间,被彭登科拦住了,一把抢过柴。彭登科感觉出来,大柱不愿意工作队住他家,刘大娘似乎是因为惧怕工作队才留下他们住的。彭登科把自己的感觉,悄悄讲给纪队长。纪队长说刘大娘虽然是我们边区的群众,但对我们八路军还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也说明了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