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折叠式的圆形镜子,外面镂雕着精致典雅的花纹,正中间镶嵌着一颗人工宝石,炫彩耀眼。打开盒盖,一边是镜子,另一边则放着一把晶莹剔透的弧形小梳子。这东西在现代也就上百元,但在这古代,无论做工还是那清晰的镜面都是绝无仅有,不说价值连城,但应该也能换不少钱。
她很喜欢这面镜子,可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忍痛割爱,一旦卖掉可真的就要不回来了。
墨非把其他东西收回背包里,化妆镜则放进了怀中。她决定明天就去找那位许掌队,以他的身份应该认识不少出得起价的人,再加上他如今要交好卫宣,估计也不至于为了一面镜子而生出歹意。
正在思考中,耳边突然传来敲门声,墨非开门一看,是卫宣。
她忙请卫宣进屋,顺便给他倒了口茶水。
“浮图,昨日休息得可好?”
“很好。”墨非道,“托文仲先生的福,一切安好。”
卫宣呵呵笑了几声说:“许掌队说三天之后就出发前往堑奚,大概六七天的路程,估计还得辛苦一下。”
“辛苦倒没所谓,只要不再遇到贼匪就好了。”
“是啊。”卫宣感概道,“但愿一切顺利,看到那些死去的人,在下心中难受的同时也不得不庆幸自己还能活下来。”
墨非默然。
“对了。”卫宣又道,“记得你以前在为那几个病亡的流民送葬时,曾诵读过一段文字,在下一直好奇,想知道那是什么?”
墨非微愣了一下,回答:“我念诵的是佛教的经文之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教?心经?”卫宣惊异道,“在下知道律教、德教等,却从未听说过佛教,不知这佛何解?是何人所创?”
墨非暗想,介绍下佛教应该没什么大碍,毕竟这个世界有没有佛教都是未知数,即便有,等到传入的时候她估计都作古了。
于是她便道:“佛教是位名为‘释迦牟尼’的智者所创,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得正觉,彻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所以佛也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具有大智、大悲、大能。佛教编写了很多佛经经义,心经就是其中一篇,是我为死者超度而诵读的,‘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即是说,要用自心的“般若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把自己渡到安乐解脱的那一边,回归每个人本有的清净之心,寂静之心,光明之心。不要在乎那些虚妄的受想行识,得失荣辱。”
说到这里,墨非突然想到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刻有‘浮图’二字的玉符,佛又被译为“浮屠”“佛陀”“浮图”,这与她的玉符是否有关?记得上次贼匪出现前,它异常的发热,莫非是在示警?
卫宣听得有些沉吟,过了一会他才道:“在下对各种教义都甚有兴趣,听君几句便觉得颇有深意,也不知这佛教何时能流传列国?”
“可能……无法广为传播。”墨非淡淡道,“我也只是从我老师那儿知晓点皮毛,暂时未曾听闻有人立教。”
卫宣有些惊诧,暗想难道浮图的老师或者其师的先辈便是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开创人?所以这个教派至今无人知晓?浮图一直对其师讳莫如深,连名字也不愿意透露,但这位神秘的长者,绝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看浮图平时的一些言行举止即可知。但显然此人隐居已久,否则浮图不可能对现今的时局一知半解。
墨非若知道卫宣竟然猜测她是释迦摩尼的学生,必然会哭笑不得。
卫宣也不再多做打探,只是再次说:“上次你诵读时所用的语言在下听不懂,不知能否请浮图抄录一份心经给在下参阅?”
“乐意之至。”墨非爽快地答应下来。
待送走卫宣,她便叫人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