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下南洋”这个词对于人们来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清末至民国时期,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
在十多二十年前,打工者就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不像现在的人,那时候人的思想观念用现在来说就是保守。不过,在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之后,还是有一大批的年轻人十分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李三宝的父亲李胜文就是大前集的第二批下南洋者。在本村的王继先,王继军等第一批下南洋的过年回家后,看到他们从外面带来的随身听,穿着牛仔裤,还是那种喇叭裤(就是裤腿特别大的那种),还有王继先的一头长长的头发。还cāo着一口不蛮不普的话,心里还是十分羡慕的。
尤其是在大年之后的正月十五,人家几家的烟花炮竹放了整整四个多小时,里外都显示出了在外面挣了大钱。
李胜文那天看着烟花,两眼一直在放光,因为他羡慕,所以他想到了也要下南洋,看着窜了仈jiǔ米高的烟花,仿佛看到了是自己回家来的风光。看着旁边人让烟花照亮着的眼睛,仿佛是在欢迎自己回家时的场景。
当即转身跑到代销点(就是现在的小卖部),花了一元五角买了一盒过滤嘴香烟。
然后屁颠屁颠的找到正在用烟点烟花筒的王继先,掏出一根在路上已经破开了的香烟递上去,笑眯眯的露出一口因为吸烟有些发黄的牙齿,说道:“继先兄弟,你可是在外面发了大财了,你看着烟花放的多漂亮啊,花了不老少的钱吧!”。
王继先接过香烟,随即放到耳朵上,哈哈笑道:“是胜文三哥啊,这些烟花花不了几个钱,也就六百多块钱”。
李胜文听了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些东西要不少的钱,可是也没想到要那么多,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钱是很值钱的,一根冰棒才五分钱,可是现在最便宜的冰棒也要五角,李胜文有些激动的问道:“继先兄弟,这就过完年了,还出去吗?”。
王继先说道:“嗯,再过三天就走,车票已经买好了,本来前几天就已经开始上班了,我们老板人不错,知道我们是在外面第一次回家,就让我们在家过完十五”。
李胜文道:“继先兄弟,你们那儿还要人吗?”,在农村,基本上没有什么能真正隐瞒的住的事情,李胜文早就听说王继先他们几个是在一个服装厂里上班。
其实王继先听到这儿就已经知道李胜文是啥意思了,他也挺想让李胜文跟他们一起去的,毕竟在外面打工也经常让别人欺负的,人多力量大嘛!可是他们厂里现在并不招人呢,王继先突然想到他的一个厂友和他说他的一个叔伯兄弟是个包工头,是做建筑的。
本来做建筑的一般都是自己庄上的或者是一些亲戚邻居,本来建筑工的工资是不算低的,至少不比他们低,可是有些无良的开发商不是克扣工资就是一分不给,很多时候要不会来钱,一年下来和他们差不多,还比他们累多了,所以呢就有很多人不再跟着他了。
不过那个厂友的叔伯兄弟也是个聪明人,不管做什么都不和大家伙瞒着,甚至接到一单活之后要大家一致决定干不干,所以虽然有不做的但是却没有闹事的,最少没有跟他闹的。
随后王继先就和李胜文说了这事,问他愿不愿做,最后和他说,就算是以后不做了再找活也行,毕竟现在打工的少,可是活不少,只不过现在干活的都是介绍的,基本很少上面找工作的,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等熟悉了就好了。
李胜文沉默了很久,回到家还在考虑这件事情,三宝他妈问他怎么啦,他说要不要出去,三宝他妈一听急了,说道:“你要是敢出去,我就回娘家不会来了,出去有什么好的,你看他们一个一个的连话都不会说了,你看电视上jǐng察抓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