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陛下待我以誠,不必多想。大軍休息七日,拔營回京!」
……
京城,某個文官的府邸之中,一群見不得人的傢伙也在密謀。
「不能再忍了,陛下竟然想要恢復前朝舊制,讓那王斗在解除兵權之後,當內閣大臣,再續一段出將入相的佳話!」
「嘿嘿,出將入相,我看陛下是忘了五代的武人是如何玩弄朝廷,無視天子的!」
「這把我們文官放在哪裡?」
「荒謬!安史之亂出一次就夠了,難道還想要第二次嗎?」
「這麼重要的消息?你是怎麼得知的?」
「這條消息來自於一封信,而我剛好在宮裡有位朋友。」
「封夏侯已經是看在他有大功的份上了,想要出將入相,成為內閣大臣,想也別想!」
「不錯,本官自幼讀聖賢書,十二歲成秀才,十六歲中舉人,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這已經算是年輕的了。苦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也不過是個翰林侍讀,熬了足足十年,才外放為巡撫,如今已經五十有七,卻還只是區區侍郎,他一介武夫卻能入閣?憑什麼?」
這位侍郎的話,引起了在場文官們的贊同。
憑什麼?
你一個人赳赳武夫,好好的做你的武夫不就好了?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竟然想要出將入相,這不能忍!
……
營帳之內,王斗在思考,他在思考未來,他的手裡則是崇禎的親筆信,裡面的內容,則是未來一年的安排,會逐漸讓他升官,直指成為內閣首輔。
到那時,君臣翁婿二人聯手,改革大明,讓大明再度中興。
信是崇禎的親筆信,裡面的內容,也是誠意十足。
在這決定未來的關鍵時刻,王斗想了很多,可最終他還是決定相信崇禎。
這也和此刻的局勢有關,如今的大明還沒有爛到歷史上崇禎十六年的地步,後金被打殘了,農民軍被鎮壓的根本就起不來,止步於流寇的地步。
天下人心思安,人心在明。
沒有造反的基礎條件,而王斗本人又是個善良的人,雖然蒙古牧民和後金八旗聽到這話會不屑一顧,可王斗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挺善良的。
「我就是個有些幸運,有些堅持的小人物,如今可以親手改變大明,將大明改造成我想要的樣子,還堅持什麼呢?」
第十章:天命?
回京!
在回京的路上,王斗相繼將宣府精兵遣散回宣府,九千家丁也派了六千人回去,當他來到天子腳下之時,身邊只剩下了三千家丁。
這一天,崇禎皇帝不顧其他人的反對,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封夏侯,配公主。
甚至據小道消息傳聞,崇禎還曾在出京之前親自說過,如今的大明正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過去了就還有二百年國運,過不去,崇禎就沒有二十年了。
王斗很有誠意!
他沒有帶領大軍前來逼宮!
崇禎也很有誠意,在王斗歸來的第三天便令其與公主完婚,第五天便不顧群臣反對,拔王斗為兵部尚書。
雖然只是兵部尚書,還不是內閣大臣,更不是內閣首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斗未來一定會是內閣首輔!
崇禎又一次表現了自己的誠意,王斗便開始變相的表現誠意。
如今的王斗和崇禎就像是兩個做生意的傢伙一樣,你退一步,我退一步,雙方都想合作,但是都忌憚於對方,所以只能一步步的合作,以至於看起來更像是君臣鬥法。
你讓一步,我讓一步。
但無論如何,整體而言還算和諧。
身為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