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朱锦成> 第133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部分 (2 / 5)

看他,又看看周朝宗,他指了指盘子:“……糕。芙蓉……糕。”

周朝宗大喜过望!他一拍养子的肩膀!

“阿笑,去!再去拿一叠芙蓉糕来!”

“知道了!”

姜啸之跑步去了厨房,他喜不自胜,心想,老天爷开眼,这小子竟然真的会说话了!

他竟然真的会说“芙蓉糕”了!

这都是他姜啸之的功劳啊!

……当然,还有那一碗一碗的芙蓉糕。

从灶间端着芙蓉糕跑回来,姜啸之这才发现,周朝宗以及另外几个陪同使节,全都来到哑巴的房间,大人们围拢在一起,正屏气噤声盯着他。

只听周朝宗小声说:“太子,你现在能说话了,你能说你自己的名字么?太子,你叫什么名字?”

姜啸之站在门口,手里端着那盘芙蓉糕,也无比紧张地盯着哑巴!

哑巴看看他们,然后,目光落在了姜啸之的脸上。

“宗……恪。”他吃力地,一字一顿地说,“我……叫……宗恪。”

很多很多年以后,姜啸之终于发现,自己当年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芙蓉糕教学”,虽然帮助宗恪学会了说话,但也从此落下了两个严重的后果:

第一,宗恪一看见芙蓉糕就想吐。

第二,宗恪变成了一个话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姜啸之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听见隔壁游麟的电脑在播放音乐。

确切地说,那不是音乐,是戏曲,不知道他在听什么在线的音乐电台,唱的却是苏州评弹。

姜啸之凝神听了一会儿,思绪渐渐飞远。

那边世界也有戏剧,调子和这边的昆曲很相似,因为是从南方青州起源的,所以又称为“青曲”。几百年间,慢慢从南方往北方发展,到了褚州京师华胤,就成了百姓的热爱。后来景安帝和他父亲两代君王,大力扶植“青曲”,这种戏曲就有了“国剧”的地位。

姜啸之年幼时,家里也有戏班子,父母都爱听青曲,尤其是母亲,姜啸之的母亲祖籍就是青州,所以他幼年,就是在这种依依呀呀的调子里成长起来的。

后来十几岁上,去了舜天,姜啸之就听不见这调子了,狄人尚武,性情豪放粗犷,生活方式和齐人有很大区别,他们学齐人的治国典籍,学齐人的兵书策略,但是狄人对艺术类的东西好像天生就不开窍。再后来,延世祖迁都华胤,齐文化逐渐影响到狄人的上层贵族,对青曲,听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着迷有研究的,除了蔡这种“文艺”怪人之外,仍旧没多少。

那两年,蔡在卫所里呆着,因为得罪哥哥安平侯而被收监。他好长时间听不着青曲,就央求姜啸之给他找个唱戏的来,说,不吃不喝可以,不能不听戏,“没戏听,毋宁死”。姜啸之深知蔡身份重要,有太后护着,这种人不好得罪,没奈何,他只得让手下人去著名的戏班,寻了个名角,请人家到卫所里来,带着琴童,给关押着的蔡唱了一出戏。

那出戏,姜啸之也在旁边听,他是从小被熏陶出来的,懂行,那名角唱得精妙之处,他暗自击节赞叹,唱得不够火候的,他就不禁微微皱眉,却没想到这些细节都落在了蔡眼中,从此蔡就知道了,原来这位看上去五大三粗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懂青曲。

姜啸之平日里,尽量不在外人面前流露自己对青曲的兴趣,这不仅仅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对他而言,这吴侬软语的调子,更多是和家破人亡联系在一起……

再等他回过神来,评弹已经没有了,游麟关掉了在线电台,打开了自己硬盘里的音乐,现在放的是这年轻人最喜欢的“we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