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4 / 4)

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像湿润的碧玉〃,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而这影子像〃袅袅的〃〃软弧〃,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通过〃影子〃的轻,〃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山野掇拾》)。他还说:〃人生如万花筒,因时地的殊异,变化无穷,我们要多方面了解,多方面感受,多方面的参加,才有趣可言。〃(《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因此,他对所写的景物都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验,他对《荷塘月色》中提到的月夜蝉声,是几经观察推敲而后确定的,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至细微的变化,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五四〃散文的百花园中,朱先生的散文独具一格,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也并非做不到〃,尽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的历史任务〃(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为现代散文美学作出了贡献。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四·一二〃政变使中国变成〃黑暗的中国〃。朱自清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终于从彷徨战斗的〃十字街头〃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散文创作也从绚丽走向质朴,从即景抒情走上〃忆之路〃——对往事的回忆。此时的创作就如同朱自清自己所说的〃芝麻大的事,都不惜郑重地写出来〃。他说:〃我们依着时间老人的导引,一步步去温寻已失的自己;这走的便是'忆之路',在这'忆之路'上愈走愈远,愈是有味,因其味渐渐蒸散而甜味却还留着的缘故〃……在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你我》中有回忆儿时婚姻的《择偶记》,有悼念前妻的《给亡妇》,有记叙过去冬天同父亲兄弟围坐吃〃白水豆腐〃,与S君月夜游西湖,跟天真的孩子在一起的冬天,还有记叙以往生活琐事的《看花》、《南京》、《潭柘寺戒坛寺》以及收在《背影》集中的《儿女》、《怀魏握青君》等,内容侧重写儿女情长,友朋之谊,这些散文虽然写的是个人生活圈子里的〃身边琐事〃,但因为朱自清用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时光,所以写得情意绵绵,回肠荡气。他在《〈忆〉跋》一文中说:〃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